7.农村公路大中修焕然一新任献文 于敬东 田磊
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加速打造两大引擎”和“全域统筹,改善民生,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的工作部署,抓住“新机场交通路网规划、青连铁路建设、济青高铁建设、大沽河治理、农村公路大中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城乡公交一体化、客运出租市场整治”等八个方面工作,本着便民、利民、惠民、助推全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抢抓机遇、创新实干、迎难而上,高起点规划交通网络,不断加大交通基础建设力度,积极构筑海、陆、空、铁立体公路交通网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积极对接上级交通规划部门 高起点规划新机场交通路网
2013年9月27日,青岛新机场选址报告正式获得国家民航局批复。按照规划,青岛新机场将建设成为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相结合的“区域性枢纽机场、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运行等级为4F(青岛流亭机场目前为4E级),为最高等级,可起降空客380、波音787等目前最大机型,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等11个机场等级相当。
为高起点谋划新机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市交通运输部门相关部门放弃休息时间,积极对接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青岛市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及时掌握《青岛新机场综合交通规划》修改和调整情况,将有利我市发展因素纳入规划之中。配套规划了新机场综合交通体系,高铁、地铁、城轨、公路等各种交通方式将在机场交通中心实现“零换乘”。目前,铁路、城轨、公路3个方面的规划已初步形成。铁路方面,规划建设的济青高铁穿过机场并设机场站;新建自胶州北站经机场至红岛站的铁路交通走廊,连接正在建设的青连铁路、青荣城际铁路和已运营的胶济客专,形成新机场与周边城市快速连接的铁路网络。城轨方面,规划建设连接主城区的M8线、西海岸的R9线、蓝色硅谷的R7线均接入机场交通中心,形成新机场与市域快速连接的轨道网络。公路方面,改造升级青银高速、国道204、正阳路、胶州湾高速,以及沈海高速、滨河路、双元路,规划建设机场西高速、机场高速,形成“四横五纵”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铁路、城轨、公路三大交通网络的建设完善,胶州实现了1小时通达青岛全域、1.5~2小时覆盖半岛主要城市的客货集疏目标,使胶州由单纯的区域性陆路交通枢纽变身为国际化综合交通枢纽。
争取四项工程纳入青银高速改扩建方案
青银高速公路是国家“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络中重要的一横,主要承担青岛市与鲁中半岛区域的交通联系,兼顾临空经济区与青岛东岸城区、济南、潍坊、淄博之间快速集疏运功能。
为推进此项工程建设,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积极对接沿线镇(办)和上级部门。目前,已形成可研初稿待审。除“机场高速青银出口”放在机场高速工程中考虑外,马店出入口互通改造、海尔路延伸高速下穿改造、王花路高速下穿改造、小南路高速下穿改造等4项工程已全部纳入青银高速改扩建规划方案。
204国道拓宽和机场高速建设前期工作全面启动
G204改扩建工程起于城阳204国道处,于驯虎山南侧接入规划硕阳路,沿硕阳路向西经西元庄立交,并入现状204国道,跨越大沽河后线位调整,继续往西上跨胶济铁路、沿S217线位往西与沈海高速相交,全长约49.5公里。规划G204位于临空经济区中南部,为新机场与胶州、红岛、城阳、即墨组团之间联系的快速通道。
机场高速南起胶州湾高速,往北跨大沽河、胶济铁路后接接入新机场,并沿机场东侧往北与青银高速相交,全长约20.6公里。机场高速是各个方向联通机场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起到青银高速与胶州湾高速之间连接线的作用。
市交通运输局结合胶州经济社会发展对道路建设的需求,超前谋划,相关部门积极对接青岛交通运输委,协调相关部门研究确定工程建设方案,全力推进此项工程建设。
青连铁路清点核量等前期工作顺利完成
青连铁路分青连客线和胶黄联络线两部分,其中:青连客线胶州段自洋河界沿胶州湾高速内侧至大沽河界,长13公里;胶黄联络线胶州段自营海站沿胶黄铁路东侧至胶东站,长18公里。
5月中旬,全面启动青连铁路清点核量工作。6月15日,青连铁路筹备组和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简称铁三院)30名工程技术人员进驻胶州,市交通运输局和相关单位以及沿线各镇处抽调人员,积极配合铁路部门勘察清点核对。6月底,正式成立铁路建设管理指挥部和办公室。
经过近2个月紧张工作,完成全线18公里地面附着物清点,涉及村庄2个、企业59家;确定需迁改管线418处,涉及28个主管单位和产权单位。对于清点中地方与铁路部门存在争议的问题,交通工作人员积极与铁路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现场查勘研究存在的问题。
目前,青连铁路一期工程(产业新区—黄岛段)37公里已于8月14日开标。我市境内涉及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九龙办事处共1.4公里,该段清点核量工作已完成。胶黄联络线18公里清点核量已全部完成。
济青高铁建设前期工作全面展开
济青高铁工程西自石济客专济南东站引出,经潍坊后折向东南,经高密、胶州至青岛,引入青岛枢纽红岛车站。估算总投资599亿元,建设工期4年。其中胶州段全长48公里,含正线25公里,联络线23公里,途经我市胶北、胶莱、李哥庄、胶东4个镇办。9月份以来,交通运输等部门和沿线镇办积极配合铁路部门完成了稳评和环评抽样调查工作,目前,工程已进入可研阶段。
大沽河堤顶道路及连接线工程建设再创佳绩
大沽河综合治理工程是青岛市“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空间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市全域融入青岛“正品字型”核心区域的重要支撑。
大沽河胶州段主河道全长41.5公里,两岸堤防全长58.2公里。青岛市政府观摩考评组自去年9月29日至今年11月28日,连续12次对大沽河防洪工程、水源闸坝、道路桥梁、绿化等工程建设进行观摩考评,我市在青岛五区市中连续十二次位列第一,实现了“十二连冠”。
在大沽河堤顶道路施工过程中,交通系统干部职工始终靠在现场,抓质量促进度,随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我市综合评比取得优异成绩发挥了积极作用。按照“关心民生、服务基层、展示成果”的要求,建设堤顶道路连接线65条,总长14300米,路面总面积109305平方米。
积极推进农村公路网络建设 不断加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力度
2014年,我市投资1.03亿元,新建修建农村公路81公里,目前,42条农村公路建设基本接近尾声,12月份可全部通车。积极参与“美丽胶州”建设,投资1966万元,对24个村庄道路进行了整修。进一步加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力度,投资325万元,实施王庸路等农村公路小修工程,对211座桥梁进行了检测评定及维修,完善22条农村公路交通标志设施。投资1805万元,实施12条县乡道路亮化工程。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交通运输局不断探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从完善机制、健全队伍入手,研究制定并完善了《胶州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和《胶州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考核及补助资金拨付试行办法》,明确了管理职责,建立了机构队伍,筹措了养护资金,严格了考核奖惩,在青岛地区率先建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新机制。坚持日常管理与集中治理相结合,推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基本实现常态化、规范化。
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自5月1日全市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以来,投资2880万元,改造客运班车177辆,运营30年的“小公共”退出客运市场;科学规划公交线路,合理设置公交站点,新购新能源公交车239辆,新开通公交线路16条,票价全部降为2元,实现城乡公交全覆盖。城乡公交车开通后,交通运输局为及时了解车辆的运行情况,解决车辆运行中群众的诉求,持续不断派员跟车检查,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做到随听随改,对线路途径的工业园、学校、旅游景点、村庄、根据群众出行需求和道路状况,科学调整公交线路。督促客运企业规范运营,及时安装公交IC卡刷卡设备。及时公布线路、站点、运行时间、运行方向,设置站牌,方便群众出行。
截至目前,根据群众的要求,在原有城乡公交运营线路基础上,调整了6条公交线路的运营方向,增加23个农村公交站点,延长公交运营里程75公里,对所有镇办进行了镇内公交线路的优化,70多个偏远村庄的群众也坐上了公交车。下一步,市交通运输部门将结合公交车辆的运营情况,继续优化完善镇内公交线路,合理调整设置农村公交站点,加强对公交企业运营管理,研究制定了《全市公交企业综合考核办法》,对公交企业管理、经营、安全、服务等情况进行了综合考核,根据考评结果,奖优罚劣,提升运营服务质量。
全力做好客运出租车运力投放工作
根据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的总体部署,10月1日,投放了出租车运力198辆。为做好此项工作,市交通管理部门组织人员走访调研,全面掌握原有出租车经营者的思想动向,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第一时间化解矛盾,消除隐患,新车投放后没出现上访、停运等事件的发生。为确保新出租车运营稳定,指导5家出租企业调整经营管理方式、降低承包费用,减少经营压力。截至目前,新投放的出租车全部按规定使用计价器,经营规范,服务到位。
客运出租市场综合整治取得较好成效
为营造良好的客运秩序,按照市政府整治全市客运出租市场的部署,9月份以来,市交通、公安和城管3部门执法人员联合组成6个执法小组,从上午8点到下午5:30,晚上7点到9点,在火车站、汽车总站、新世纪购物中心、利群超市、火车北站、佳乐家超市、人民医院北院等重点部位进行检查,严厉查处无牌无证、违法停车、非法营运等交通违法行为。活动开展以来,共查处非法营运的“黑车”26台,违规经营出租车52辆。
交通运输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市交通运输系统深入开展“学习雷锋、弘扬红飘带精神、文明优质服务大提升”和“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坚持把学习雷锋,渗透到客运行业的各个领域,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在客运系统,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内容成立了“红飘带交通志愿服务队”,“高考爱心车队”,将文明服务作为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形式。开展“十佳红飘带服务窗口”、“十佳红飘带服务笑星”、“十佳‘红飘带\’诚信之星”评选活动,以及“公交车让座日”、“公交车排队日”、“文明公交线路”活动,强化“安全准点、文明驾驶、规范入站、礼让三先、遵章守纪”行为规范,保持整洁的车容车貌,文明的服务言行。
今年以来,客运行业从业人员主动归还乘客落在客运车辆上的包裹、手机、钱包、钥匙等物品300余次,受到群众来信(电)表扬40余次,锦旗15面。
新闻推荐
糖尿病,冬补有良方 ———访中仁健康管理公司健康管理专家顾问牟利宁
...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