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凯
实习生禹亚宁丁丽丽报道
本报济南讯“该做的检查都在门诊提前做完,手术当天早晨入院、傍晚回家,很多完全可以通过日间手术、门诊手术完成,没必要住院。”1月20日,山东省立医院门诊部主任刘静,对门诊手术、日间手术的前景非常看好。
病房、床位是有限的,就这么多,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而用活、用好现有床位,如何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既需要医院经营理念的转变,也需要管理能力水平的提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门诊部主任耿磊认为,目前很多病人是住院以后才做术前检查,而南方的一些医院则是在门诊做术前检查,甚至连术前谈话都在门诊进行,所以床位周转率、利用率高,效率高,成本低。谈话之后,从门诊直接到手术室,从手术室再到病房,医疗成本减少了。
“时间短,花费少”能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刘静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做白内障手术,术后只需观察2-3个小时,出现异常马上安排住院;病情稳定,就可以出院回家休养,按原来的流程至少要住院五天。介入、白内障、腔镜手术、妇科小手术等都可以在门诊、日间手术处理。
开展门诊、日间手术将是一个“多赢”的举措。刘静认为,首先受益的是患者。门诊、日间手术与住院手术相比费用可下降30%-40%,减轻了家庭负担,也缩短了患者在院等待时间,再者也节约医疗成本。不仅如此,患者术后在家休息,环境条件好,方便家属照料,更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几率。
“患者出院的善后和照料的工作,就可以交给家庭医生和社区医院,无形中也促进了分级诊疗的实现。”刘静说,病人在大医院手术治疗之后,可以转到社区康复、拆线,继续接受治疗、护理服务;通过高效运转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既保证了治疗的连续性,又能分级治疗,促进基层家庭医生、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对于医院,开展日间手术有利于提高床位周转率和利用率,降低了有限的卫生资源浪费:如护理人员、医疗设备等,将有限的床位和人力资源让给真正需要住院的人,对缓解甚至对扭转当前各大医院“该转的转不出去,该收的收不进来”,病床周转慢、住院难、看病难的局面意义深远。
在国外和一些发达地区“大门诊,小病房”,门诊、日间手术已相当普遍。据介绍,美国、新加坡日间手术可以达到50%,甚至60%;台湾长庚医院达到30%。眼科在外国基本不设病房,只有大手术患者才住院,其他的手术几乎都是当天即走;去年9月份,青岛市也率先在11家医院试点“日间病房”。
然而,一位业内人士直言,日间手术对技术、设备和管理要求相对较高,不仅需要与麻醉科、疼痛科联动还需要建设专门的日间手术室,对患者的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也比较严格。而在省城各大医院,开展日间手术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准备。
新闻推荐
□刘玉堂翻阅京剧大观及剧目概览之类,便知发生在山东地面上的故事不少,以山东人做主人公的戏就更多——我这里只说京剧,若是连地方戏也算上,更是数不胜数。随便举一个例子,像占整个传...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