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实现生产总值370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7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亿元……这一组数据是天桥区2014年交出的成绩单。数字背后的天桥显然更有看头,“北跨”战略的深入实施拓展了空间,老城区和滨河新区开发改造拉开了框架,以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为主导的产业转型激活发展后劲。天桥区区长李洪海说:“经过多年的沉淀积蓄,天桥到了弯道加速的拐点,凤凰涅槃、赶超发展,我们具备了条件,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心。”
□本报记者韩伟杰
本报通讯员夏鹏
三大区域开发添发展新活力
“2014年,以‘两湖两区\’为标志的区域开发建设展现了勃勃生机,全区在建项目达到157个,其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13个,亿元以上的项目62个。”李洪海说。
在城区,火车站北广场建设全面展开,滨河新区开发全面加速。天桥新增商业面积100万平方米,打造了以银座好望角、和信大厦、明湖广场为中心的明湖西路特色金融商务带,以名泉春晓、世茂天街为中心的堤口路城市综合体,以鲁鼎国际、泺口国际服装会展中心、紫金山大厦为中心的济泺路服务业隆起带,使城区综合功能日益提升。
在黄河北,新材料产业园区全年完成投资50亿元,新增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鹊山龙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全面启动,东方威尼斯项目签署合作协议,新奇世界国际度假区——济南鹊山项目规划展示中心主体完工。
新的一年,天桥区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片区开发为重点,加快老城区、滨河新区、北跨核心区三大区域开发建设,为经济增长增添新活力。
围绕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和鹊山龙湖两大北跨支点,着力推进产业北进、城市北跨。依托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新开工面积80万平方米,北部新城核心区初具规模。围绕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加快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区60平方公里发展规划编制,大力发展金融商贸、餐饮娱乐、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实现单纯工业园区向功能齐备的产业新城区转变。
三大产业打造竞争新优势
天桥曾经是济南工业强区,工业经济的辉煌一度成为济南的骄傲,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天桥工业的没落也留下无限遗憾。经济新常态下,天桥区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腾笼换鸟,发展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新亮点。
发展新型工业,以新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攻方向。2014年,新材料科技园、新材料交易中心一期投入使用,150余家企业进驻鑫茂齐鲁科技城;产学研合作水平全面提升,建成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7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家,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新的一年,将加快德国圣西朗、科佳新型复合材料、天诺光电等项目进度,积极推动中韩尖端产业融合园建设,着力引进培育一批产业链长、竞争力强的项目,打造外向型经济发展新高地。同时,积极调整优化药山科技园产业布局,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打造集总部经济、生物制药、服务外包、科技研发为主的都市型工业园区。全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大中小微企业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现代服务业将围绕主城区新增的100万平方米商业设施,工作重心由服务建设向招商引资、业态打造转变,重点打造明湖西路、北园大街、济泺路、小清河等现代服务业隆起带。积极探索堤口果品、泺口服装等专业市场电子商务转型升级,发展壮大黄台、凤凰山等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天桥都市农业园区发展到11家,鹊山都市农业园列入全市重点园。今年将借力北跨发展,重点发展沿黄生态旅游农业,提升鹊华烟雨等市级都市农业园区的品质。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加快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新闻推荐
□记者代玲玲报道本报济南讯近日,龙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对巴拿马籍“TORMORIENT”(东方汤姆)轮承运的一批进口美国大豆进行检验时发现,该批货物提单重量为59878.563吨,水尺计重后发...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