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酥锅未必旧时美

来源:大众日报 2015-02-22 15:05   https://www.yybnet.net/

□卢昱

酥锅是博山百姓过年时的第一大菜,因锅内之鱼刺、肉皆酥香可口得名。酥锅之于博山,有一种近乎神圣的意味。春节前后,家家都做,好像没了这道菜就不是过年。

传说清朝初年,博山县前身的颜神镇有位叫“苏小妹”的妇女,一年春节她丈夫买了许多鱼肉蔬菜让其烹制,预备待客。当晚,她把食材洗净,混着调料装入大砂锅里,以文火焖了一夜。次日,客人来家,她便将焖好的大菜装盘上桌。客人品尝后交口称赞。所以,有人说这道菜原名叫“苏锅”。

还有人附会说,酥锅出自苏东坡小妹之手。东坡升任诸城太守时,与苏小妹在颜神店逗留数日。苏小妹从烧陶瓷的窑工那得到方法:先用白菜铺底,猪肉第二层,第三层是海带、小青鱼,放好作料,最后再覆上白菜,用文火久炖。随后,嘴馋的苏东坡给这道菜起名——“苏锅菜”。

酥锅的流传离不开博山的小炉匠们。这些制作琉璃的工匠在自己家中支起“八卦炉”,一边把各种原料炼烤成各式工艺品,一边利用窑炉余热烹制出独具地方风味的饭菜。这“酥锅”也搭上琉璃业兴盛的东风,随着来往客商的木车轮,沿着青州古道,传播周边。

最初的酥锅,口味偏咸,在冬季当过年菜来做,一大砂锅全家人能吃很长时间,所以又被称为“懒老婆菜”。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博山的厨师们汲取做鱼加糖之理,增加了酥锅放糖的环节。后来,作料中又增加了蒜,从而使酥锅的口味走向成熟。

现在的酥锅,在制作器具上,从原来的大砂锅变为铝锅乃至高压锅。制作时间也由原来文火焖十余个小时,变为现在的两个小时,节奏明显加快。以致于很多人回到博山,像呼唤年味回归一样,寻找浓浓的酥锅味。

其实,酥锅未必旧时美。大多寻味的人,都在寻找记忆中的自己,或者在别人的记忆中打捞某年某地的某种情感。笔者在济南暂居的楼下,有一位中年妇女,每天以卖酥锅为生,常去买来充饥,时间久了,味道也就习惯了。

新闻推荐

百姓票选满意店

□本报记者姜言明刘培俊本报通讯员王静大年初四,在济南定居的郝贞甲陪妻儿去新泰大伯家走亲戚。一进门,大妈就迎上来:“过年你大伯的‘三高\’又上去了,一大早,就骑车去城...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贺年会成旅游看点2015-02-23 01:44
猜你喜欢:
家具业火了村经济2015-02-25 01:44
评论:(酥锅未必旧时美)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