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新蕾通讯员刘衍华报道
本报济南讯2月6日,山东省民间金融发展研讨会暨山东省宏观金融研究院成立仪式在济南举行,这也标志着,山东首家金融智库正式诞生。
打造山东金融“智库”
山东省(宏观)金融研究院院长邢乐成教授介绍说,该金融研究院是山东省首个致力于金融创新研究的第三方高端智库机构,按照“汇集国内金融学者、综合国内金融研究机构、服务山东金融强省建设”的宗旨,主要开展金融创新理论研究和资本创新实践科研活动,为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及企业投融资需求提供专业化服务和智力支持。
据介绍,研究院定位为学术型智库和开放式研究平台,本着“一报、一刊、一网、一论坛、一讲堂”的学术立院原则,争取吸引国内外经济、金融尤其是产业金融专家、学者来山东调研,开展学术交流及讲座。
“尤其围绕普惠金融政策创新研究、前瞻性金融学术理论研究和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研究,重点开展金融发展战略和地方金融服务方式创新研究,提供政策分析与咨询,推动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邢乐成介绍说。
“新常态对金融业意味着改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表示,正规金融体系竞争力不强,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不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足,这给了民间金融巨大的生存空间。民间金融不仅是正规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还是金融创新的试验田。
她提到,新常态对金融业意味着改变。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市场需求进入个性化、多样化时代,规模不再是胜负的核心要素,中小企业、服务业的大发展,才是时代的需要。这就要求金融机构调整业务重点,更多地为创新创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为企业提供包括信贷、避险、资产管理等在内的全方位、全过程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跨市场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同时,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追求效益提升,从同质竞争走向差异化竞争。
民间金融规模收缩将是大势所趋
“规范程度和透明度低,信用制度不健全,缺少投资者和消费者保护的法律和制度,民间金融活动存在较大风险,这都是中国民间金融的现存问题。”张承惠说。
据介绍,目前国内共有小贷公司8600余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贷款9000多亿元。“在没有使用杠杆的情况下,要达到股东15%的预期回报率,小贷公司的平均放款利率要超过27%。即使预期回报率降至10%,小贷公司的平均放款利率也要到20%左右。”张承惠提到,“超利率上限放贷、财务造假、账外经营和抽逃资本金等行为具有一定普遍性。”
目前国内共有融资性担保公司8000家,在保余额2.6万亿。“银行贷款利率一般为7%到10%,担保公司对企业收取的费率为3%到5%,由于承担了几乎全部信贷风险,这个费率无法保证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却给小微企业带来的巨大的成本负担。”张承惠说。
“P2P平台的贷款客户多为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的次级客户,资信等级相对更低,在金融风险不断暴露情况下,其风险也不断提高。”据张承惠介绍,截至2014年12月16日,问题平台数量已增加至310家。“金融服务的空白区域将趋于减少,民间金融规模收缩将是大势所趋。在一定意义上,民间金融活动的活跃程度和总量的涨缩,可以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成效的‘试金石\’。”张承惠如是说。
新闻推荐
□记者单青报道本报济南2月10日讯记者今天从全省卫生计生工作电视会议上获悉,省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无门槛”推进社会...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