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农民工咋成了讨债道具

来源:大众日报 2015-02-08 01:5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吴允波

日前记者在淄博一建筑工地采访时,建筑公司经理杨明问记者:“我们给某地政府盖了楼,两年多了工程款还没结清。我找上几个农民工以讨薪的名义去要,你们给报道报道可以吗?”

杨明的逻辑让记者哭笑不得:临近年底了,政府各部门对农民工讨薪问题都很重视,社会舆论也很关注,用农民工讨薪的方式催债,对方会感受到一定的压力。杨明认为,工程款里就包含着农民工工资,用这一方式讨债也说得过去,效果应该更好些。

把农民工当成道具,以讨薪的名义去讨债,此类事例在近期屡见不鲜。2014年12月16日,菏泽市一工程承包方孙强带领17名农民工,来到济南市信访局上访,向工程发包方某建筑公司索要农民工工资。济南市人民来访法律顾问室律师受指派介入调查,律师经过细致了解发现,该建筑公司已向孙强支付了承包合同约定的工程款项,因工程质量尚未验收,还有10万余元的工程质量保证金未支付。在相关事实面前,孙强承认了这次组织农民工“讨薪”是想假借催要农民工工资名义,通过政府部门向建筑公司施压,以便尽快结清剩余工程质保金,实际上与农民工工资无关。

据济南市人民来访法律顾问室统计,近期以来,有三起案件情况类似:用人单位、包工头以工程欠款未结清为由,拒付农民工工资,并怂恿、组织农民工到政府相关部门上访,利用政府相关部门向工程欠款方施加压力,以达到催要工程欠款的目的。这种情况下,不少农民工信以为真,认为工资包含在工程款中,不知不觉中成了用人单位或包工头讨债的道具。

在给许多包工头、农民工提供咨询后,在济南市建筑业农民工服务中心值班的律师张雪妍认为,以农民工讨薪名义追讨工程欠款,混淆了工程欠款与农民工工资的法律概念,伤害了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群体的感情,应引起重视。(文中当事人为化名)

新闻推荐

2017年山东省将建立300个国家、省、市级湿地公园

□记者高晓雷报道本报济南讯2月5日,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出到2017年,山东将申请1处国际重要湿地,建立国家、省、市级湿...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试水众筹2015-02-09 01:51
评论:(农民工咋成了讨债道具)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