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济南辐射带动能力”、“协调推进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开工建设济青高铁”……在1月27日上午开幕的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郭树清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对济南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如何按照会议确定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提升发展标杆、提升工作标准、提升精神境界,充分发挥省会优势,争当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这是摆在济南市面前的一张在新常态下如何开创省会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全新考卷。
□本报记者晁明春
省会发展标杆再提升
“济南市要发挥省会优势,以改革开放为引领,坚持错位发展,找准产业定位,努力在高端产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发挥好核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充分发挥人才、科技、信息等优势,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积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强化生态环保倒逼作用……”
1月28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在参加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济南代表团审议时,站在全国、全省发展的大局,对济南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
“省长的所有要求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山东工作要走在全国前列,济南怎么办?”参加当天审议的一位省人大代表兴奋地告诉记者,“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济南更要走在全省的前列,争当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
济南具备争当“排头兵”的基础。特别是近几年,从“跟跑”、“追赶”到“并行”、“领跑”,济南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在质量优、效益好的前提下,都已达到或者超过了全省的平均水平,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力不断增强。
济南争当“排头兵”还需要付出更艰苦的努力。不能不看到,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的逐季回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在递减,而消费和出口还一时挑不起拉动经济增长的大梁,稳增长的压力加大;传统产业多、初级产品多、最终产品少、高附加值产品少等“两多两少”的问题,产业链条短、集聚度关联度低的问题,都让“调结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核心区财政收入过百亿元,列全省前茅,而仅仅距离不过50公里的城郊区公共财政才刚刚达到20亿元的水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使省会整体提升的脚步放慢……
“山东走在全国前列,济南再满足于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恐怕不行了。”一位来自济南市基层的省人大代表告诉记者,“调速不减势,换挡不‘失速\’,量增质更优,济南要从省情、市情出发,处理好留有余地和适度超前的关系,自觉提升发展标杆,树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省会地位相适应、与省委省政府要求和全省人民期望相适应的目标,为‘走在前列\’作出应有的贡献。”
锻造省会发展新优势
“抓住新一轮投资机会,重点加强信息通信、能源交通、社会民生、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产品供给。陆续启动轨道交通和一批重大城际交通项目,确保形成投资实物量和实际产出量。”
“落实好中央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等一系列措施,增强大众消费能力。围绕促进健康养老、电子商务、信息、旅游、住房、体育等6大领域消费,策划一批新项目,促成非遗园、龙岗梦幻星空等一批大项目尽快建成投用……”
在今年1月6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济南市祭出了包括加大内涵效益型投资,着力拓展增量消费、拓展消费增量,强化出口拉动作用等一系列举措在内的稳增长“组合拳”。
从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期步入个位数的中高速增长期,是新常态;资源人口红利逐步减少,面对资源环境约束与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艰巨,是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省会济南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困难前所未有。
新常态呼唤新作为。在传统增长引擎马力下降的情况下,济南急需锻造发展新优势,培育新增长点。
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济南市提出,要向中高端迈进,大力实施制造升级战略。今年,济南市计划推出液压升降装备数字化改造试点等一批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利用物联网、电子商务促进传统产业创新管理和商业模式,帮助传统制造业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新兴业态如何发展壮大?济南市提出,要抓住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契机,通过天使基金、私募基金等给予扶持,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要依托创新谷、药谷等孵化器和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助推浪潮、齐鲁制药、天岳、华凌、建邦等一批新老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新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打造国内一流的半导体、光电子、光伏等新产业基地。
改革是最大红利。济南市提出,今年将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改革开放,特别是围绕解决制约发展的问题,着力推进重点领域特别是财税、金融、国企和文化体制等领域的改革,以扩大开放倒逼深层次结构调整,为省会经济提供更好的动力支撑。
“济南在向前疾速奔跑的同时,不妨也做一次‘回头看\’。”一位来自济南企业界的省人大代表建议说,比如济南市拥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建筑产业化城市建设试点、国家水生态城市建设试点等一枚枚闪亮的“金字招牌”,其政策“含金量”是否真正用到极致?市委市政府先后颁布了一道道鼓励科技创新、鼓励企业上市、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文件,是否真正发挥了效力?倘如此,省会的全面改革将更具针对性,也才能真正将省会发展的潜力挖掘出来。
新闻推荐
□记者单青实习生丁丽丽报道本报济南讯2月2日,记者从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福仁领衔的研究团队已累计定位18个麻风易感基因,历时10年攻关...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