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赵洪杰
通讯员赵坤报道
本报济南3月17日讯记者今天从省林业厅获悉,山东省在全国最早开展国有林场分类经营改革,现已取得明显成效。至2014年底,全省155处国有林场,有76处林场成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34处林场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分别占林场总数的49%和22%。同时,国有林场立足自身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种植、养殖、加工、旅游业等产业,深化劳动用工、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并在经营权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据省林业厅统计,山东省现有国有林场155处,其中山区林场104处,平原林场51处。生态公益型林场150处,混合经营型林场5处,营总面积250万亩,有林地面积190万亩,国家公益林160万亩,省级公益林22万亩,活立木蓄积量57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78%。
省国有林场管理站站长汤天明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有林场改革后由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改为自收自支单位。随着国家和省对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国有林场对林木的采伐受到了越来越严格的限制,仅靠发展林下经济,林场已难以维持和生存。
山东省在1999年对国有林场实行分类经营、分级管理的基础上,2009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意见,进一步完善国有林场分类经营政策。从此,生态公益型林场人员经费、基础设施和造林、营林、护林等建设项目,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计划;按照隶属关系,各级政府要将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列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村村通”工程。
2011年10月,泰安、临沂两市被纳入全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单位。两地42处国有林场职工全部实行财政全额工资,并按事业单位加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基本保险,3474名林场干部职工拿到了全额工资,通过抚育、更新等措施,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质量得以提高,也没有发生一起乱砍滥伐和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实行全额工资后,国有林场开展二次创业,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业等产业提高林场经济收入。记者了解到,泰安、临沂两地设立国有林场总场,实行场圃一体化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新闻推荐
3月17日,索荣电动汽车2015新品发布会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此次,索荣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携七款电动汽车空降山东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览会,完美诠释了精益求精、独具匠心的索荣系列电动汽车新...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