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显示,车辆拥堵怠速期间,尾气排放量是正常行驶期间排放量的2倍。从体验角度来看,高峰时段拥堵严重路段区域内,私家车出行不仅不会为我们带来便捷和舒适,可能还会带来出行速度降低、停车难、空气污染等问题。
在汽车保有量巨大的日本东京,只有6%的市民开车,90%的市民选择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私家车主明知道“停车难”却放弃公共交通,选择开车出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3月8日,记者在济南市泉城广场一带随机采访了50位本地牌照的私家车车主,得到三个反馈最多的意见是:“距离太远没有直达公交车”,“出行高峰期打不到出租车”,以及“违规停放也不一定会被罚”。
出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真有那么难?公共交通方式替代小汽车出行的便捷程度和经济性如何?两天内,记者连续在车流高峰时段,从位于济南市颖秀路的一家商场出发去山东新闻大厦,体验出租车和公交车出行的耗时及费用。
3月3日18:00,在商场门口通过手机召车软件叫来出租车。上车后,由于工业南路等路段堵车,记者最终于19:00到达目的地。全程10.7公里,用时1小时,计价器显示费用为29元。
3月4日18:30,记者同样从这家商场出发体验公交出行。通过使用“济南公交”手机APP查询,记者了解到最近一班公交车离要乘坐的站点还有2站距离,当记者走到天辰路中段车站时,123路公交刚好到站。
通过软件观察到,当时沿该方向行驶的123路公交车共有11辆,且车辆分布较为平均,约3站距离内,便有一辆公交车经过。也就是说,错过某一班公交的乘客,约经过10分钟后便可搭乘下一辆。19:35,经过19站路程,到达文化西路东口站下车,步行367米后,到达目的地,用时1小时零5分钟,公交卡消费0.8元。
经体验,在济南市交通高峰时段,使用两种公共交通工具前往相同目的地的用时几乎完全一样,利用智能化查询等手段,公交出行的便捷性和经济性更为优越。
目前,随着手机APP、公交站牌电子提示屏等智能交通手段的进一步普及,市民搭乘公交车出行,时间上的可控性大大加强。另外,随着轨道交通、专车等多元化公共交通工具的发展,公共交通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性也进一步提升。依靠政府逐步加大对公共交通扶持和补贴力度,以及智能化手段的发展,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已经越来越便捷和人性化。
(□戚加绚郝雪莹)
新闻推荐
□记者赵小菊报道本报济南3月16日讯记者从省质监局获悉,针对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的山东垦利丰源化工有限公司、山东鲁深发化工有限公司涉嫌非法生产调和汽油,以及淄博圣通化工...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