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高晓雷
3月3日下午,8名山东旅游手工艺品制作大师从新加坡返回山东济南,结束了为期40余天的新加坡现场制售之旅。“带到新加坡的几百件柳编艺术品全部卖完,同时在新加坡现场制作的近500件作品也被一抢而空!”来自临沭的柳编大师杨进邦告诉记者。
民间手工艺品批量出口国外早已成为现实,然而如何对民间手工艺人整合包装,赴国外进行现场制作、展销,以实现经济与文化传播效益的双丰收,一直是个难题。作为一次市场化运作的尝试和创新,1月21日,山东名品资源平台通过与新加坡一家商家合作,选派了山东省剪纸、柳编、面塑、葫芦烙画、书法、绘画、木雕、农民画等类型的8名民间手工艺大师赴新。
活灵活现的产品和大师们精湛工艺现身异国他乡,立即形成“抢购”之势。展销现场设在新加坡客流量密集的“新达城”商场,大师们每天一边展销自己的手工艺品,一边现场制作,吸引了大量当地市民和游客前来观看、购买。在面塑大师曹清华的展位前,每天领着孩子前来学习面塑技艺的家长排成很长的队伍。
“手工艺大师自己去国外闯市场,成本太高也很难实现。即便有谁出去了,单枪匹马缺乏规模品牌效应很难形成影响力,这就需要一个平台将手工艺大师整合包装。”山东名品资源平台发起人巩茜说。而“山东名品”正是一个作为经纪人角色的营销服务平台。
这8位山东手工艺大师均与山东名品签约,山东名品则以经纪人的身份与新加坡相关商家对接洽谈,旅游商品销售所得收益由手工艺大师与商家按比例分成。
“那些按照当地游客意愿现场制作的产品更加受欢迎。”曲阜木雕大师张利生说。曹清华说,他本来从国内带去了不少十二生肖形象的面塑产品,可是新加坡的小孩子并不懂得“十二生肖”内涵,导致这类产品反响一般。得知当地小朋友对卡通形象很喜爱,于是他临时改做卡通面塑,销量顿时供不应求;杨进邦发现不少新加坡人喜欢“猪笼进水”这一寓意,因为在新加坡“水即为财”,猪笼进水象征财源滚滚,于是他现场研制了“猪笼进水”的柳编产品,很受欢迎。
山东名品资源平台的发起人之一、济南大学美术学院产品设计教研室主任杨海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旅游手工艺要走向国际市场,首先要充分传承和保留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特色和精华,同时也应“入乡随俗”,充分研究当地市场,使产品在表现内容上更贴合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品位。
新闻推荐
□记者于国鹏通讯员于霞报道本报济南讯今年春节期间,山东美术馆精心筹划筹备,重磅推出“迎新春山东美术馆中外美术作品展”。展览以迎新贺岁为主调,在展示山东美术馆370...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