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与百姓生活关系密切。据了解,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高度关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公益化建设,赋予农产品流通体系更新、更详细的政策内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是指那些直接参与、支持农产品流通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从具体形态看,主要包括提供农产品流通服务功能的专门场所(批发市场、商品零售等)、供农产品从产地运输出去的道路设施、为提供及时有效的流通信息而建立的通讯网络平台,以及具有储藏、保鲜和调节市场余缺功能的农产品仓储设施等。
对此,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教授李金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公益化建设,可有效降低社会流通成本,使农民和消费者双方受益,是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利好 公益化建设有助于农产品保质平价
国外研究表明,建设公益性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可有效降低被服务对象流通费用,直至带动整个社会流通成本明显降低。各国的公益性商品流通基础设施,最为常见的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例如,英国34个果菜批发市场中,有30个是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市场。法国在全国指定23家批发市场为国家公益性市场,其中最大的巴黎伦吉斯市场,由中央、省、市三级政府投资10亿法郎兴建。荷兰、英国等欧洲国家,把大型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由政府投资建设。
据悉,为支持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已经连续出台了多个重量级的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建设和改造一批具有公益性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挥公益性流通设施在满足消费需求、保障市场稳定、提高应急能力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积极建设具有公益性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目前,我国形成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集贸市场、生鲜超市和社区菜店为零售终端,功能互补、城乡互通的农产品流通格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渐承担了很多新的职能,这些职能惠及大多数或全体成员公益性特征明显。一是监管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和突发事件应急保障,在为政府提供农产品价格信息,指导生产、调节供求,应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稳定市场供应等方面,市场承担了很多的公益职能,成为稳定市场价格、保障民生的主力。
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农产品流通公益性建设的探索,国家有关文件出台后,步伐明显加快,方式不断创新。例如,杭州、南京两市通过政府主导、国有资本介入方式,对城区内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施了整体搬迁,分别建成了占地超过3000亩,集交易、仓储、配送、加工、检测、电子结算、质量追溯等综合性、多功能、公益性为一体的农产品物流交易园区(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李金泉看来,全国各地在农产品流通公益性探索上,一是注重制度建设,相继出台了有关文件,理顺了管理体制;二是把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作为切入点,探索公益性改革;三是在资金、用地、税费等上给与了政策扶持。现状 优势明显但基础设施建设仍待完善
据了解,经过多年建设,济南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已经形成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产地市场、季节性市场相互衔接,集贸市场、生鲜超市和社区菜店为零售终端的农产品流通格局。年农产品交易量约800万吨(含蔬菜、瓜果、海产品、肉类、粮油等),70%以上交易在批发市场实现。其中,蔬菜交易量约为600万吨,地产蔬菜年交易总量约200万吨,外省农产品交易总量约600万吨(其中,蔬菜约400万吨),农产品流向市域的总量约为360万吨。从交易结构上看属于典型的“地产地销+外产地销”模式。
李金泉表示,济南市优越的区位和通路优势,使济南市农产品流通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一是广域、集散功能优势突出。市区五大农产品市场,匡山蔬菜、堤口果品、海鲜市场、维尔康肉类批发市场以及济南茶叶市场,单体交易量均进入全国100强。维尔康和济南茶叶市场分别成为全国最大的冻品和茶叶集散交易市场,堤口果品成为全国果品十强市场,这种情况在全国少见。二是专业市场特色突出。济阳曲堤蔬菜批发市场,单一黄瓜的年成交额达到14亿元,辐射东北、华东等50多个城市和地区。平阴孔村食用菌市场,鸡腿菇产量占到全国的70%。章丘大葱交易市场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三是农产品流通架构完备,零售网络体系建设步伐较快,从2007年起启动社区菜市场建设,采取市里支持、区里配套、运营方投资的方式,加快建设和改造提升,使居民买菜难的问题基本得到缓解。
李金泉认为,济南市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缺点同样突出。一是基础设施条件差,配套设施落后。多数批发市场仍沿用十几年前的交易大棚,仓储、制冷等流通配套、辅助设施。冷链建设滞后,无法通过储藏等方式进行农产品吞吐,调节市场供应,缓解季节性矛盾。社区菜市场由于标准不高,仍有相当部分市场设施和环境较差。二是组织化程度低,交易手段单一。个体和合伙经营仍是农产品流通的主要力量。交易方式仍以对手和现金交易为主。据调查,济南市90%以上农产品通过对手交易销售,拍卖、大宗交易、期货交易、远期合约交易几乎没有。三是现代物流支持作用小,综合性市场建设滞后。济南市缺乏辐射全国的大型农产品综合市场,城区内五大农产品市场多为单一市场,各自为战,加工配送、电子结算、跨区交易、标准堆码等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在市场中基本没有采用,制约了市场的升级。
对策 加快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改造升级
李金泉认为,济南市及周边农产品产出资源非常丰富,通路、区位及市场资源优势突出,要加快集聚、辐射能力建设,融入全国农产品流通集散枢纽体系,这就需要从现有“地产地销+外产地销”向“确保供给、外销为主”的模式加快转型,加快推动济南市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改造升级。
李金泉建议,加快推动济南市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改造升级。一方面,应加快启动济南市大型一级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建设。借鉴杭州、南京等城市做法,搬迁城区内农产品批发市场,外迁建设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另一方面,应开展农村产地市场的冷链设施建设,在济阳、商河、平阴等主要果、菜生产区分别建设2-3处冷库、恒温库及气调库等设施,推动产地预冷、预选分级、加工配送、冷藏冷冻、冷链运输、包装仓储、检验检测和安全监控等工作开展。
此外,李金泉表示,应建设农产品流通信息平台,提高应急调控能力。一是加快开发建设济南市农产品流通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建立覆盖全市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的信息采集系统,及时发布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供求、质量、价格等信息。建立农产品网上交易撮合系统,推动网上直销和远期交易,实现市场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等功能。二是建立健全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在现有冬季蔬菜储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调运、调剂、投放以及应急收储机制,根据消费需求和季节变化,合理确定耐贮蔬菜的动态库存数量。建立“卖难”品种应急机制,实施应急收储,防止价格大起大落。
新闻推荐
山东设计创意产业园开工现场山东设计创意产业园效果图本报4月30日讯(记者 李小梦通讯员 孙振国 陈俊杰)今天,历城区唐冶新区首个设计创意主题产业园区——东8区·山东设计创意产业园正式开...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