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尘世间的美景 乡村里的桃源天桥区桑梓店镇“乡村连片治理”上演美丽蝶变

来源:济南日报 2015-04-27 15:38   https://www.yybnet.net/

天桥区桑梓店镇邱岸村的老年公寓舒适的居住环境。

天桥区桑梓店镇刘庙村的社区广场成为村民的休闲好去处。

(本报记者 杨宁 摄)□本报记者 刘钦涛

笔直宽敞的村内公路两侧摆着整齐的垃圾桶,乱堆乱放的柴草和砖瓦已难觅踪影,过去老远就能闻到臭味的坑塘开始变得清澈起来……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天桥区的桑梓店镇,昔日脏乱的环境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整洁有序、干净清爽的美丽村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乡村连片治理”试点项目,让这些村落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和生机。

维护环境卫生 村民来唱主角

昔日垃圾山摇身变成桃树园

刘庙村位于天桥区桑梓店镇,有846口人,村民的房子原来都建在坡上。因为坡下没有人居住,后坡便成了村民的天然垃圾场,大小垃圾都随意丢在后坡。近10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多,坡下也住上了十几户人家,横在村民中间的后坡就成了激化村民矛盾的“意见场”。“下雨的时候,水冲着垃圾往下流,臭气熏天,坡下的村民意见很大。”

“乡村连片治理”试点项目开始后,刘庙村首先清理后坡,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堆积了近30年的垃圾全部清理干净。“投入20多万元,在清理后的垃圾坡上种了1670棵桃树和300多棵梨树。”刘庙村村支书刘庚江告诉记者,为激发村民维护环境卫生的主动性,村里订了规矩,坡上的树靠谁家房子近,树就是谁的,但同时要维护好树下的卫生。如果发现谁家的桃树下面又堆满了垃圾,村里将收回这片桃树的所有权。据村民刘京明介绍,这个规矩制订之后,就再没人往坡上扔垃圾了,而这些有树的村民,经常过来浇水施肥,昔日垃圾山摇身一变,成了美丽的桃树园。

为彻底改变村里的脏乱情况,随着“乡村连片治理”试点项目的开展,村里还清理了堆积在道路上的“四大堆”,硬化、绿化道路,安放垃圾回收桶,统一清理了村民自建的205个旱厕并盖起11座崭新的公厕,平整出3个村民文化广场,最大的有4000平方米,全部安装上体育器材。

过去随处可见的垃圾堆不见了,换成了家门口的垃圾桶;过去晚上都不出门的人也都出来了,在广场上跳舞、唱歌、打篮球;过去随处可见的小旱厕没了,乱倒垃圾的习惯也改了,村里还配备了固定的保洁员。“建设美丽乡村不仅是环境变好,人的思想和精神面貌也在改变。以前都随处倒垃圾,现在见着路上有垃圾,都能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以前村里开个会很难,没有人出来玩,也没有串门的。现在晚饭后都到小广场上玩,有什么事一说都知道了。”村民刘丕升说,“乡村连片治理”给村里带来的变化还有很多,最重要的是把人心凝聚起来,真正地让村民感受到美好。

给力!8元一天,空巢老人村内养老

新鲜!村里也规划停车位啦!

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空巢老人没人照顾怎么办?记者在桑梓店镇邱岸村了解到,“乡村连片治理”试点项目开工后,村里规划建设了“养老幸福院”。“10多间房,有活动健身室、麻将室,空调、暖气一应俱全,可同时供20位老人居住。”据幸福院院长王圣勤介绍,老人一天只需交8块钱即能入住,一日三顿不重样,村里还为幸福院开了块地,现在已经有20多个品种的菜了。

“吃得好,住得舒服,美得很!”李存孪今年69岁,她对记者说,自打去年7月幸福院开业,独自生活的她就和90岁的妈妈一起搬过来了。“白天陪妈妈打打麻将、看看电视,晚上去村里的小广场跳跳舞、拉拉呱,感觉很幸福。”据李存孪说,她现在还是邱岸村舞蹈队队长,在她的带领下,舞蹈队已经在镇上的比赛中拿下了多个一等奖。

村里变卫生了,老人有人照顾,路也越修越宽敞。“原来,我外孙、外孙女回家车都进不了村,只能停在村边的大坝上,现在好了,宽敞的水泥路一直修到家门口,村里还专门为大家规划了停车位呢。”据邱岸村村民王庆云告诉记者,现在马路修好了,村里新上了太阳能路灯、绿化树木,还修建了文化广场和球场。不到一年时间,邱岸村旧貌换新颜,村庄现在成了花园,白天球场上可以健身,晚上广场上可以跳舞,村里人过上了城里人也羡慕的生活。

邱岸村所发生的变化,受益于去年济南市推出的“乡村连片治理”试点项目。据市财政局丁萌处长介绍,2014年,市财政部门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对全市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工作继续发力,在扎实开展省级“乡村连片治理”试点项目的同时,推出市级“乡村连片治理”试点6个。各“乡村连片治理”村庄,在保留原有民居格局的情况下,按照“三清”(清理草堆、粪堆、垃圾堆)、“五化”(绿化、亮化、美化、硬化、净化)的标准规划建设、整体推进。据统计,市级试点项目总投资5178万元,共清理三大堆60000余立方米,新建村内道路151800平方米;开挖村内水塘7处;新建公共厕所42座;安装路灯481盏;村内绿化植树38118株;新建村内文化广场18处、文化大院3处。

项目建设很“人性”,村民来当监督员

长效机制不可少农村也要设“基金”

“项目建什么、建哪里、怎么建要由村民自己定,群众热情提高了、阻力小了,工作才好开展。”据天桥区桑梓店镇镇长杨鹏介绍,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桑梓店镇“乡村连片治理”试点项目从“要你建”变成“我要建”:项目决策、项目议事由群众表决,重点支持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项目;项目资金由群众监管,项目村均成立了理事会,收取群众筹资时有群众代表参与,及时缴入财政专户,并张榜公示;项目实施除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监管外,成立以群众为主体的理事会,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进料、施工等各个环节进行现场监督。“像我们村修广场时,村民监督员刘玉来就不同意刚开始选的混凝土,他觉得里面没有沙子,质量不过关,在他的提议下,施工方只得再换一种混凝土。”刘庙村村支书刘庚江对记者说,他们村有4个群众监督员,都是村里最喜欢挑刺的,对农村建筑也比较懂行,他们如果不提出意见,这项目保准儿就没问题。

“乡村连片治理三分建、七分管,项目要发挥长期效益,离不开后期管护机制。”据天桥区财政局负责人介绍,天桥区目前正在探索建立农村建设长效机制,将管护机制与产业发展、增加集体收入等一起研讨,探索建立“农村建设基金”,从财政部门争取,为每个试点村拨付约20万元的基金,放在桑梓店镇政府统一管理,同时大力扶持各村合作社经济发展,每年从盈利中取出部分收益反哺基金,为“乡村连片治理”相关项目的维护、保养提供可持续的资金保障,保证长期发挥效益。

新闻推荐

开创杯2014﹃影响济南﹄年度创新人物

唐地源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他是全球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新材料产业的引领者,建成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全自动酚醛树脂生产线。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利税5...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尘世间的美景 乡村里的桃源天桥区桑梓店镇“乡村连片治理”上演美丽蝶变)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