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硕 通讯员
史维海 孙红梅
“卡车制造”重型汽车整装待发。
于瑞群
●2014“影响济南”年度经济人物,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于瑞群
个人荣誉●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
●济南市劳动模
范、济南市优秀企业家
●山东省汽车行
业十大杰出人物
他是一位知识型、学习型的管理者,开放的国际化思
维,总能把握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于企业实践中;他是一位创新型的决策者,深邃的宏观经济视角,让他从不拘泥于固有的运营模式,总以果敢的魄力开拓新的提升架构;
他更是一位有担当的企业家,始终把社会责任与民族汽车工业的强国梦扛在肩上,带领他的企业走上一条品牌、质量、效益的升级之路。
他,就是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于瑞群。
2014年,卡车股份公司产销整车90735辆,同比增长7.97%;实现销售收入238.66亿元,同比增长11.24%;20吨以上重卡全国销量第一,全国出口第一;全员劳动生产效率同比提高12.1%,单车盈利水平同比提高20%。企业能够实现经济“新常态”下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不能不说是得益于企业家的远见卓识和非凡魄力。
在于瑞群的领导下,卡车公司先后获得“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清洁生产先进单位”、“全省‘六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济南市“花园式单位”、“济南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于瑞群本人的勤勉和业界贡献也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认可,先后获得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济南市劳动模范、济南市优秀企业家、“山东省汽车行业十大杰出人物”等多项荣誉。
树起“卡车制造”品牌标杆
在如今的市场竞争中,品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在客户的购买决策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品牌战略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已成为影响企业未来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4年,在中国重汽实施“二次创业”伟大工程中,于瑞群从对多年企业发展历程的审视中思考和探索,创新思维,创造性提出了“持续创造价值,叫响卡车制造”品牌战略目标。他亲自走上讲台,为公司中层干部们讲解“卡车制造”品牌价值和内涵,即更高品质、更多价值、更强人才。同时,诠释了三者的辩证关系:“更高品质”是产品站稳市场的前提,“更多价值”是品牌追求的目标,“更强人才”是实现“卡车制造”品牌的基础。于瑞群突出强调了持续创造价值的内涵:为顾客、股东、员工、社会创造价值。为顾客提供更可靠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求;为股东创造更高的利润;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更多幸福;为社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带领整个供应链共同进步。品牌战略目标的确定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
技术创新引领发展
于瑞群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技术工作,他更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决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高点。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于瑞群带领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打造更具竞争力的高端新产品,引领重卡行业高端产品的发展;狠抓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发展绿色制造;强化公路运输车辆的开发,让产品结构更趋合理。
近年来,中国重汽借助与德国曼公司的战略合作,实现了公司装备及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应用曼技术的T系列产品,从先期策划到产品的严苛试验、验证和释放,均遵循了曼公司国际化的产品开发流程。目前,以T系列为代表的新产品全面推向市场,单车最长运营里程已超过70万公里,受到业内专家和终端用户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T系列新产品的上市加速了中国高端重卡行业的升级。
此外,随着国家日益严苛的环保要求,清洁能源商用车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于瑞群率领他的团队高度重视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应用,大力发展燃气车辆。公司新能源汽车自投放市场以来,以其环保、节能、低成本的优势,备受市场青睐,连续几年稳居行业前列。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有效推动了清洁能源商用车的快速发展。
面对高速发展的电商业务将大幅拉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公司狠抓公路运输车辆的开发工作,主动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公路运输车辆已占到公司总销量的60%,得到市场高度认可,“卡车制造”为物流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贡献了力量。
实现企业高品质运营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于瑞群团结职工,依靠职工,凝聚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总基调,坚持改革创新,提高发展质量,以打造“卡车制造”品牌为主线,以“保生产、抓质量、提效益、促管理”为工作思路,以建立现场为中心的工作机制为手段,创新思维、锐意进取,围绕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整车质量和效益水平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保证了公司的健康运营。
一是持续优化生产组织模式,劳动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以生产秩序安定化为目标,以物流改革为突破口,通过持续优化“3+3”(3天滚动、3天锁定)生产组织模式,强化与销售、设计部门主动沟通机制,完善订单评审流程,科学安排生产组织,合理调配资源,固化各生产线主打车型,实现了公司劳动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
二是认真抓好质量提升,产品质量得到市场高度认可。“质量是制造单位第一要务”,公司始终坚持“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献社会”的宗旨,站在打造“卡车制造”品牌的高度,在公司内部全力开展质量管理提升。通过加强产品特殊特性的控制,狠抓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深化系统性的质量改进,优化采购配套件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主动服务机制等措施的有效实施,公司整车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市场和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品牌忠诚度得到大幅提升。2014年,公司成功将5辆份A7销售到了新西兰,标志着“卡车制造”产品成功首次登陆发达国家市场,产品初放异彩。
三是降本增效措施有力,公司盈利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以降本增效滚动计划为主线,通过开展专项成本对标分析,建立大宗物资市场价格联动机制,强化主要车型变动成本的管理,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完善班组级成本核算体系,定期开展降本增效调研,利用精益改善、价值流分析、非核心业务外包、资产盘活等手段,不断消除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浪费环节,公司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实现管理水平再升级
于瑞群善于学习,更重实践,在对标国际先进管理标准中寻找差距,也在管理的实践中不断升级管理模式。他深知,企业管理无止境,只有管理的不断升级才是公司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公司通过各项管理活动的有效实施,全力推动公司管理水平再升级。
于是,加强流程制度的建设,确保各项工作流程化成为公司改造提升的首要任务。完善的流程制度是公司健康、有效运营的重要支柱。2014年,公司大力开展了流程再造工程。通过流程的梳理与完善,确定了330余项管理制度,实现了各项工作有“标”可“依”,有“准”可“靠”;通过不断的流程测试、流程穿越,提高了流程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可执行性;通过加大流程制度的培训力度,确保流程得到有效执行。
在此基础上,卡车公司还导入现代化管理思想,引领公司管理品质再升级。于瑞群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管理理念先进、管理思想超前。在公司的管理实践中,导入了许多现代化管理思想,实现了公司管理品质再升级。公司率先完成了TS16949体系的贯标工作,深化五大工具的应用,实现了质量管理体系再升级。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VDA(德国汽车工业标准)6.3过程审核工作。通过不断细化标准要求,将标准落实到班组,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实现了产品制造过程保障能力再升级。
于瑞群提出并建立了以现场为中心的工作机制。以“三现主义”为基础,颠覆了传统的管理思维和观念,改变了过去各项工作围绕着系统管理部门的思路,通过现场发现问题,拉动管理部门为现场解决困难。通过此举的实施,不断消除生产作业现场的问题,实现了公司现场基础再升级。而且,成功导入精益化管理模式,实现了公司管理水平再升级。
于瑞群着眼于企业在经济社会上的发展平台,借助物联网架构起领导型物流的大格局。随着企业的发展,借助现代物流实现第三利润源的潜力越来越大。2012年,公司物流变革起步,从试点开始,逐步导入领导型物流商,从此掀起一场转方式、调结构的物流模式大变革。至2014年,公司物流改革终于实现了总装大线全覆盖,架构起领导型物流的大格局。
信息化时代到来,给公司带来更高要求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公司以数据管理为基础,打造重卡行业信息化标杆企业。于瑞群注重强化公司信息化建设,通过不断优化升级卡车制造资源计划系统(TRP3000),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通过自主开发卡车制造执行系统(TMES),实现了制造、工艺与财务三者的无缝衔接;通过开发“卡车管理办公智能信息化系统(TMOS)”,提高了办公效率,实现了流程固化。在于瑞群同志的带领下,公司的信息化不断迈上新台阶,信息化建设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打造精干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是公司干事创业的基础,是公司持续发展的源泉,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瑞群的带领下,公司创新了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通过畅通员工晋升渠道,深化员工能力的提升,提高员工的职业化水平,开创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在人才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公司实施更多新举措。深化员工薪酬体系改革,开展全员性的绩效考核,实现了“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拓宽了员工成长的渠道,充分发挥星级员工、技师、非领导职务晋升、科技专家等多项成长渠道,拓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空间,加速了人才队伍的成长;创新了货币化培训工作,将培训转变成员工的福利,为不同序列、不同层级的员工设计差异化的培训内容,提高了培训效果的有效性,真正提升了员工的综合素质;以打造职业化员工队伍为目标,深化了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提升了员工职业化水平。
通过创新人才育成机制,公司成功打造了一支“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员工队伍。目前,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2389人,占总人数的32%;技师及以上高技能人才366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36人。
质量保证内涵增长
稳定可靠的零部件、高水平的供应链体系是保证整车质量的重要基础。于瑞群强调用系统的管理思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
一是充分发挥主机厂的引领作用,开展对供方的VDA6.3过程审核,不断提高供方的制造保证能力;主持编制了公司对配套产品的《第一版顾客特殊要求》,实现了供应链整体管理水平的再升级。
二是提出系统模块化质量提升的管理思路,联合核心供应商,以用户为关注焦点,运用“三现”的工作方法,从根本上实现产品品质的整体提升。
三是重新塑造公司供应链管理体系,健全包括准入、释放、优选、评价、退出等供方管理流程,建立了供应商分级管理模式。
四是逐步优化供应链结构,实现核心供方从OEM(原厂委托制造)到ODM(原始设计商)再到OBM(自有品牌供应商)的升级之路,推动供应链整体水平提升。
通过公司的引领和供应商的共同努力,供应链的整体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已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于瑞群作为现代化国有大型重卡企业的领导人,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开放的国际化思维、深邃的宏观经济视角、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和优秀的企业运营思路。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的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走出了一条“转方式、调结构”、“转型发展、内涵增长”之路。同时,在成绩面前,他又保持了一贯的冷静低调、虚怀若谷,始终以国际先进汽车企业为标杆,以提升民族汽车工业水平为己任,不断自我加压、勇挑重担、开拓创新,为把卡车公司打造成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重卡制造企业而不断努力奋斗。
2015年,秉承“持续创造价值,叫响卡车制造”的理念,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在于瑞群的带领下,以永不满足的心态,着力在生产效率、整车质量水平、效益水平、员工队伍、管理水平、转型发展、依法治企能力等方面实现公司经营管理的全面升级,落实创新驱动,深化卡车制造,用企业的科学发展担当社会责任,在实现民族汽车强国梦的征程上再创新的辉煌。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王娴 见习记者 侯月)为充分发挥仲裁制度的涉外优势,满足驻济企业的涉外仲裁需求,济南仲裁委员会决定筹备成立济南国际仲裁院。济南仲裁委将利用现有资源,集中优势人才,成立济南...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