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本报记者回访芦山震区援建

来源:济南日报 2015-04-23 15:49   https://www.yybnet.net/

先锋藏族乡共和村新貌(王楠 摄)

时光流逝,悲痛已经远去。曾经遭受灾难的土地上崛起一个新家园,美好的生活重新扬起了风帆。在“4·20”芦山大地震两周年之际,本报记者跟随山东省红十字会及济南市红十字会回访组一行,走进“4·20”特大地震雅安市重灾区芦山县、石棉县等地。

回望彼时,泉城爱心涌动,942.93万元的爱心款物通过济南市红十字会驰援灾区;而今眺望,曾经的满目疮痍、破屋碎瓦已悄然不见,映入人们眼帘的是焕然一新的崭新家园,一所所新修的学校、医院拔地而起,一座座村民新居纵横林立,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幅震后大地上的锦绣新蓝图……新村新面貌 生活步步高

“我们村里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没见过这么好的房子,像城里人那样生活,是村里几代人的梦想,今天终于变成了现实。”在石棉县先锋藏族乡共和村村民王慈的家中,她高兴地说道。

先锋藏族乡共和村是“4·20”芦山大地震受灾区,乡党委书记林志刚告诉记者,自地震发生以来,先锋藏族乡共和村在山东省红十字会、济南市红十字会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村民们挺起脊梁建家园,如今,全村聚居点重建户共94户,已全部竣工,部分已入住。已完成场平和管网建设,具备入住条件。目前正在进行道路施工和整体风貌塑造,即将开始绿化建设。面对灾难,济南市红十字会迅速行动起来,在积极发动社会为灾区捐款捐物的同时,第一时间派出救援队赶赴灾区,共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爱心款物价值942.93万元。其中,全部价值248.33万元物资第一时间发往灾区,全部资金694.6万元用于共和村灾后重建。

记者在先锋藏族乡共和村看到,经过重建,昔日—片废墟的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幢幢农村新居拔地而起,—张张纯朴的笑脸春风荡漾。走进村民王慈的新家,漂亮的二层“小洋楼”令人眼前—亮;客厅里摆着新买的大沙发、液晶数字大彩电,几间卧室里清—色的席梦思床、踏花被;厨房里液化气灶、电饭锅、电磁炉等时尚灶具—应俱全,新居室内的摆设—点也不亚于城里人。王慈高兴地告诉记者:“是山东省红十字会和济南市红十字会帮我援建的房子,上下圈梁构造柱砖混结构,可防9级地震呢。”

共和村村支部书记罗国永告诉记者,“非常感谢红十字会给我们援建的新家园。现在建成的新村硬化村内道路11.5公里,修建村内活动广场—处约1500平方米,绿化3000平方米。如今,村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经济快速发展,群众文明素质显著提升,正在建设—个绿色、文明、富裕、和谐的新农村。”严格资金管理 确保专款专用

石棉县先锋乡共和村村民杨兴善祖祖辈辈住在山沟里,地震发生后,他家土坯房裂缝了,灶房也塌了。“我现在住的新居,除政府补助外,自己还贷了点款,这栋小楼房总共花了8万多元。”

杨兴善领着记者参观了他家的新房子。“一楼是客厅、餐厅和厨房,二楼是三间卧室,阁楼上还可以放粮食。”他一边领着记者参观一边说:“这房子的结构历史上罕见,上下圈梁,四面角都是构造柱。挖得地基比我还高,很结实。”杨兴善指着屋檐下新装的电表说,电都通到家里了,自来水管道也压进门口了,我们享了福了,和城里人差不了多少。说这话时,他的脸上溢满了幸福的笑容。

“以前的房子都是泥巴房子,下雨天会漏雨,全是泥巴路,很不方便,根本和现在的房子没法比啊。”他回忆道。“那你们村上在老地方住的人多吗?”记者问。“现在有80%的人都搬到楼房里来了,剩下的没有几户了。”

林志刚介绍说,由山东省红十字会捐建的石棉县先锋藏族乡共和村红十字会博爱家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部分项目,乡上严格按照评估审批程序初步确定重建户94户333人。捐建资金为915万元,按工程进度,已到位资金457.5万元,已拨付资金457.5万元。所有的爱心捐款都会用好、管理好,每一分钱都会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共和村灾后重建,牵动着无数人的心。随同的济南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刘义说,“灾害发生后,济南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市直机关干部职工通过济南市红十字会这个平台向灾区人民捐款381.05万元用于灾后重建项目,今天看到受灾村民的家园建的这么好,资金都做到了专款专用,心里很踏实。同时也祝福灾民越过越好,我们会一直关注他们的情况。”

“博爱传真情 千里联爱心”,这是石棉县县政府给山东省红十字会锦旗上写的一句话,它真切地表达了石棉县广大群众对省红十字会的感激之情。

两年前,地震让数以万计的雅安人失去了家园,蓝色的板房区成了他们的栖身之所,阴暗潮湿、冬冷夏热、垃圾遍地,没有洗澡间和独立卫生间,生活和心情一样糟。两年后的今天,白墙蓝瓦的川式新居成了他们的新家园,那里有明媚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有红花绿草,有健身园和休憩点,有温暖的灯光和崭新的桌椅,有爱,有新生活的气息,生活和心情一样好。

(本报记者 王楠 通讯员 路苗苗)

新闻推荐

经典儿童剧《丑小鸭》将上演

本报4月23日讯(记者 张晓涵 实习生 王璐)安徒生的《丑小鸭》是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5月2日、3日,根据童话改编的经典儿童剧《丑小鸭》将在北洋大戏院上演。届时,济南的小朋友们也可以在家门口看到...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本报记者回访芦山震区援建)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