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一个从没人如此讲述过的故事 两类人互为镜像式的艺术表达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本报记者为您探班揭秘《桑榆街9号》

来源:济南日报 2015-04-21 16:02   https://www.yybnet.net/

位于山东大学的拍摄现场陶玉玲剧照牛犇剧照剧组合影▲摄影指导张元报在拍摄现场。□本报记者 张晓涵 实习生 王璐

在商业电影充斥市场的今天,很少能有人用心去做一部无关乎名利、无关乎票房的电影,用故事去温暖这个社会,发掘那些被社会忽略了的温情。而近日在济南开拍的电影《桑榆街9号》,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这是一部由山东公司制作,山东编剧、山东导演、山东摄影指导拍摄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临终关怀医院的故事。目前,这部电影正在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和省立医院东院紧张拍摄中,记者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到剧组探班,走进那个充满着历史感的小院落,为观众提前揭秘一个有良心的剧组和一个足以打动人心的故事。A

一个从没有人如此讲述过的故事;一部由电影学专家出手打造的电影;一份满载济南符号的“作业”

《桑榆街9号》的编剧,是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山东师范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李掖平。她告诉记者,2014年10月份,她应山东沃尔德影视传媒公司之邀,为公司即将推进的青春励志主题电影制作提供了三个故事框架备选。在与其他专家的讨论中,他们一致认为其中临终关怀医院的题材新颖,立意独特,具有领域开拓的前瞻性。那个关于临终关怀医院的故事模板,就成为今天《桑榆街9号》的前身。

李掖平说,她的主业是文学研究和影视研究,虽然无数次评审研讨过和修改过别人的电影剧本,也参与过一些电视剧的剧本创作,但主要是参与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的工作,自己独立进行剧本原创这还是头一次。她认为剧本创作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生动感人地讲述一个引导人性向善向美具有正能量的故事,这个故事既必须具有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可能性,又必须是别人以前没有如此讲述过的“这一个”故事。

因此在接下任务后,她就立刻带领四位研究生组成了创作团队。首先,他们前往济南周边的临终关怀医院实地考察感受生活搜集资料,第二步做的就是从不同题材故事模块的分类入手,分析了当下电影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不可陷踏的“雷区”,以尽量避免重蹈覆辙;然后将自己设计的故事框架和情节线索的推进思路交给团队反复讨论,经过一次次补充、修改、完善,确定了基本的场次和故事线索的交织与搭建。剧本第一稿写成后,他们又请来几个具有剧本创作经验和从事影视剧购销工作的朋友,一场一场地一字一字地挑毛病提意见,如是反复了好几次。其间,仅故事走向就进行了两次大的调整。定稿后,沃尔德公司又聘请了几位专家对本子进行研讨论证,专家们一致认为剧本创作是成功的,这才让李掖平这个“新人”稍感安心。同时专家们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他们又进行了三轮修改,才交上了一份自认为较满意的“作业”。

采访中,谈及自己的剧本,李掖平笑着说,“以前都是针对他人的文本提意见,这次自己来搞创作,让别人评审自己,给自己的作品挑毛病提意见,真的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角色体验。从以往的评论角度出发,我有虚心接受他人批评意见的理性支撑,从当下的剧本创作角度出发,我有虚心接受评论家们评审论证的现实需要。所以,我认为专家意见只要提得对路,对剧本的修改和提升有切实帮助,我就会认真听取即行修改。”B

当今中国影视有两种较为成熟的模式;《桑榆街9号》通过年轻人和老年人互为镜像式的艺术表达,建构一个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艺术世界

目前的电影市场,充斥满眼的是金钱、爱欲、暴力,很少能有这样的温情作品,而且这样的电影似乎也不太能吸引观众,那么,《桑榆街9号》为什么还要选择这样一个题材呢?

李掖平认为,《桑榆街9号》在观众的接受问题上,他们是反复思量才下定决心要踏踏实实讲述一个有爱有温情的故事的,他们也十分清楚这其实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当下的大多数影像剧走的都是一个套路,即从演员阵容到服装以及场景的设置,都以高调的华丽的甚至是奢靡的“看点”来吸引和刺激观众的眼球,甚至不顾生活与现实的基本逻辑。在这种影视时风下,一个踏踏实实讲述温暖故事的电影是否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在电影开拍前,她真的并没有太大的把握。但到了电影开机时,当感受到整个创作团队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艺术责任感时,当在现场看到老戏骨们精湛感人的演绎时,悬在半空的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李掖平介绍,当初构思剧本的故事框架时,之所以选择这一题材,主要基于如下的考虑,当今中国影视对于年轻人的奋斗或是老年人的关怀,题材虽然繁复,但细加梳理考辩,归结起来其实只有两种较为成熟的模式。一是以电影《中国合伙人》、电视剧《大时代》(2010年版)为代表,将视点锁定在那些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身上,扣住青年人创业这一故事主线进行创作,描述他们如何一步步努力拼搏,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二是以电影《飞越老人院》,电视剧《有你才幸福》为代表,围绕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这一故事主线,着重刻画表现老年人晚年的生活。

毫无疑问,对这两大群类生活的描写,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二者在上述影视剧中都是割裂的,互不相连的。而她则希望通过此次创作将二者

扭结在一起,不再以单一视角去审视年轻人或老年人的生活,而想通过年轻人和老年人互为镜像式的艺术表达,建构成一个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艺术世界。之所以将影片命名为《桑榆街9号》,而非直接以“生命关爱”或“关爱医院”之类直接敞开主题的方式来命名,主要考虑的是电影的写意和诗性等艺术本体元素。我认为片名应该力避平直和简直,给观众一个具有诗意美感的审美空间。所以反复斟酌后,我确定了这一片名。C

老戏骨倾情加盟,用心演戏;每天30元的饭费标准,一干就是10个多小时

《桑榆街9号》的演员大部分都是青年艺人,但是也离不开牛犇、陶玉玲和尚铁龙这三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倾情加盟。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牛犇老师业已步入耄耋之年,作为老牌表演艺术家,他对艺术创作的热情没有丝毫衰退。在2014年底剧组与他最初沟通时,他就对该部影片的创作和策划给予了极大肯定,并欣然承诺出演“付爷”这一角色。在开机仪式发布会现场,记者也感受到了他的和蔼、亲切,以及他谈到自己饰演的付涛一角时所展现出的艺术激情和热忱。

陶玉玲凭借饰演影片《柳堡的故事》中“二妹子”和《霓虹灯下的哨兵》中“春妮”等角色红遍大江南北,但也许大部分观众并不知道,陶老师曾经同癌症斗争了十年,战胜病魔创造了医学上的奇迹。陶老师在接到剧本之后,对剧中“秦子衿”这一角色非常感兴趣,排除各种困难因素,倾情加盟本片的拍摄。对于曾经同癌症抗争过的陶玉玲来说,塑造秦子衿这一角色真可谓为感同身受。在片场,陶老师精湛的演技使得同她搭戏的青年演员都泪流满面。

尚铁龙在《桑榆街9号》中饰演“老郑”一角,这位王家卫导演的老班底,以高度的艺术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投入了这部戏。他说,在这部片子中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塑造自己的角色让片中红花更璀璨闪耀”。从接到剧本之初,他就积极地与导演一起探讨剧中一些人物的命运走向和故事细节,提供了诸多可行性意见,帮助剧组不断地将本片的剧本打(得更加完整、完善。在实际拍摄过程中,针对自己所饰演的“绿叶”角色也是精心琢(、细细拿捏,一丝一毫都不懈怠,这种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感动了剧组的所有人。

而记者了解到,这三位老艺术家出演这部电影,没有提任何的条件,吃住都是跟剧组一起,每天30元的饭费标准,一天工作10个多小时,也毫无怨言。

D

一群有梦想的年轻人,想要踏踏实实去拍一部电影;一个简单的动作可能反复拍七八条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整个剧组的演职人员大多都是年轻人。导演石易矗是生活在北京的山东人,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山东的热爱,他告诉记者,以前拍戏路过山东,就算不下车也觉得亲切。这次回山东拍戏,他自己觉得很高兴。为了《桑榆街9号》,石易矗撇下家里出生只有三天的孩子和还在做月子的夫人,闭关修改剧本。从3月底,电影开拍前夕就来到济南,两个多月的时间几乎没怎么回去过。探班的这一天,剧组正在拍摄陶玉玲老师临终前的最后一场戏,就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导演反复拍了七八条才过,从光线到表演,石易矗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他告诉记者,当初自己其实对“正能量”的剧本不感冒,可是听到《桑榆街9号》这个名字之后,就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感觉到了,就接下了这部电影。后来发现,从投资方到剧组成员,大家都是想要踏踏实实地做点儿事情,所以觉得自己真是来对了。

张元报是山东梁山人,他既是电影的执行导演,又是摄影指导。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他在这行里也是一个“老人”了,曾经担任过电视剧《甄嬛传》的摄影,也曾经做过微电影的导演。在剧组里身兼两职,对他来说是一个并不轻松的活儿,因为投资不大,所以每笔预算都需要精心计算,把成本缩到最少。他告诉记者,前几天,导演要把一些已经拍好但是不满意的镜头重新来过,这就意味着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投入打了水漂,让本来就不宽裕的剧组经费雪上加霜,但是为了能拍出一部好作品,他告诉记者,他觉得很值。

而策划之一的尹辉在剧组里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她这个策划,不但要做策划的工作,还要跟组、做制片助理、当剧组宣传……几个月来,她回家的时间几乎每天都在凌晨之后了,每每看到自己不到三岁的孩子熟睡的脸,她都止不住的心酸。可是,第二天一进剧组,尹辉又全身心地投入到拍摄中去。

新闻推荐

王文涛主持召开城市建设管理专题调研座谈会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实现城市精明增长

本报4月17日讯(记者 王端鹏)今天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主持召开城市建设管理专题调研座谈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晓刚和市委常委、秘书长杨峰参加座谈会。座谈会上,市国土资源局...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网球课堂迎来外教2015-04-21 16:01
猜你喜欢:
评论:(一个从没人如此讲述过的故事 两类人互为镜像式的艺术表达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本报记者为您探班揭秘《桑榆街9号》)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