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是一项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民心工程,是政府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开展得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高度发展,国家对弱势群体救助工作越来越重视,社会各界对救助站的工作职能也高度关注。2003年8月1日起,我国将原有的带强制措施的《收容遣送制度》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充满人性关爱的《救助管理制度》。新的《救助管理制度》遵循“自愿救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即政府在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无偿救助时,必须尊重个人意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逐步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关爱化、社会化发展的轨道,救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流浪乞讨人员成分复杂,救助站在发挥救助职能工作中局限于政策、权限,在实际的救助工作中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如主动救助,街头劝导难;乞讨收入可观,主动救助管理难;流浪露宿街头人员,有效救助难;重症病人、精神病人救治救助工作难;面对特殊救助对象,安置难等等。
为了更好地服务弱势群体,破解救助管理工作的瓶颈,促进城市文明发展,我们仍需不断转变救助理念,拓宽救助渠道,创新救助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完善“市、县(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机制,加强市、县(区)两级救助站配合力度,以市救助管理站为救助联动指挥中心,以各县(区)救助管理站、临时救助点为节点的救助网络,以全国救助信息系统为依托的信息反馈机制,确保进一步健全救助四级网络。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努力减少流浪乞讨,任重而道远,关心关爱弱势群体,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践行“奉献、担当、团结、向上”的济南民政精神,为建设美丽泉城、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闻推荐
院景康复医学科运动及作业治疗室使用场景专家坐诊编者按在济南市的中心区域有这样一家医院,她干净整洁、代代传承着极具特色的民族医疗发展之路。当患者走进医院大门,每一位医护人员都...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