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小潘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潘龙
“没钱的时候要舍得‘勤\’,因为‘天道酬勤\’;有钱的时候要舍得‘钱\’,因为‘散财聚义\’。”济南小潘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潘龙在接受专访时,如此道出他的生意经。从一穷二白只身来济南创业的“打工仔”,蝶变为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大型超市生鲜农产品供货商,十几年时间的闯荡没有(去潘龙来自乡村的平实与诚恳。凭借他肯钻研、不怕苦、重情义的性格魅力,和“以德为基、诚信当先”的经营理念,公司在省内不断发展壮大,“小潘”的品牌也愈发响亮。
从白手起家到全省布局
潘龙出生于滕州农村,刚满20岁就只身来到济南打拼,1998年初到济南,举目无亲,做过保安、服务生、饭店领班、采购等各种工作。2000年,由于他善于钻研、熟悉市场,得到驻济大润发连锁超市相关负责人的赏识,进入超市从事采购工作。这个机缘让他更全面地接触到了生鲜农产品销售行业。凭着好学、肯钻研的劲头,潘龙摸清了市场上各类蔬菜产品价格、品种等行情,慢慢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行业专家”。
经过两年的积累,2002年,他开始了自己的事业。潘龙告诉记者:“创业之初也没什么钱,但并没有考虑太多,只是想带点父老乡亲出来,做点生意,一起赚点钱。”对于潘龙来说,认准的事,哪怕有99%的困难,但只要有1%的可能性,都值得拼一拼,简单的初衷和最努力的拼搏,造就了今天覆盖全省大润发超市的“小潘蔬菜”。
“小潘蔬菜”定位于提供新鲜、便利、放心的农产品,并成为消费者和农民之间的沟通桥梁和纽带。随着供应链逐渐稳定,2014年10月11日,公司又开设了首家“小潘名优农产品社区便利店”,并与济南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签订了供销订单。
据悉,目前“小潘蔬菜”合作基地已有60家,集中了各类名优农产品。潘龙说:“‘民以食为天\’就是为百姓服务,为百姓提供安全健康放心便宜的食品,将便利店做成‘一家三口的生活馆\’,提升家庭幸福感。”
与团队共进共赢
一直以来,潘龙的做事信条都是:“发展不能靠一个人,不能总想着自己,团队才是企业的支柱,哪怕是自己吃亏也不能让大家吃亏。”从2002年创业初,潘龙领导着自己的团队不断创造着新纪录:公司与华北区大润发超市合作,目前在省内济南、青岛、城阳、淄博、泰安、威海和枣庄等城市和地区设立7个销售区域中心,共22家门店。每个城市都配有蔬菜加工车间,包揽蔬菜包装、加工、冷藏、运输等环节。如今,公司从质量和规模上都获得了大润发超市认可,“小潘蔬菜”也获得了战略合作中的话语权。
目前,公司已发展到300余人,农村劳动力占总数的90%,其中有许多当地农村劳动力及下岗职工,解决了一部分困难群体就业问题。公司员工告诉记者:“潘哥对我们就像是对自己家里人,没有一点架子,一起吃一起干!”
同时,潘龙还帮助一起创业的乡亲调整销售思路、经营模式,在青岛等地门店出现亏损时,宁可自己亏钱也不能让跟着他干的人吃亏,与团队共渡难关,终于使分店扭亏为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经过不断积累,公司在济南市的三家门店,年销售量达到5000吨,带动本市蔬菜种植基地约1000亩,带动农户300多户。公司在全省业务带动基地约6800亩,带动农户2000多户。
自己生活好起来了,深深的故土情让潘龙不忘父老乡亲。在老家滕州农村建起了200多亩蔬菜基地,给年龄偏大的农村妇女提供就业机会,100余名中老年农村妇女在基地打工,日薪达到40元。“基地建了六七年,蔬菜产销不愁,却一直在亏损,主要成本就是人工方面。”潘龙说:“但是哪怕亏钱,也要做下去,这个基地不仅能带动本村就业和蔬菜产业发展,还带动了周边村庄大棚产业的发展,下一步,基地大棚免费供农民承包种植,由我们提供种子、化肥,然后通过现有流通平台,帮助他们卖出去。”
“小潘蔬菜”的爱心还体现在帮扶滞销菜农上,每年遇到蔬菜滞销状况,公司都以正常收购价保证农民收入,为此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新闻推荐
本报4月9日讯(记者 沙文婧)今天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鲁豫,市政协主席殷鲁谦,在舜耕山庄会见了出席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港澳委员和特邀顾问。王文涛首先对港...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