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
南两会大幕拉开,经济“新常态”下的泉城商业当前面临哪些发展困难?又会迎来哪些发展机遇?小清河以北、二环西路以西的片区商贸旅游迎来发展机遇,却遭遇交通瓶颈;小微企业发展困难重重,营商环境与政策支持需要加强;老商圈“软件配套”不足,产业带动红利难以释放……针对一个个具体问题,三位政协委员积极献言建策,立足自身扎实的调研,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建议。
交通制约西城北部片区商贸旅游发展
腊山河西路能否跨过小清河?
现状 交通不便制约片区发展
腊山河西路位于济南市二环西路以西约2.5公里,南起经十西路,北至美里路,全长约7.5公里,串联烟台路、青岛路和清源路三条横向干线,是济南西部片区的主要交通网络线之一,是南北向的主要通路。腊山河西路目前已经修建到小清河南岸。
夏三忠说,在小清河以北的片区,包含槐荫工业园区、吴家堡和美里湖街道办事处,区域面积约为20多平方公里,涉及人口超过10万人,同时区域还有上千家企业。该片区市政道路路网建设严重滞后,基础设施配套尚不完善,原有路网大多数为乡村级
近年来,小清河以北、二环西路以西的片区发展快速,一些重点工程和项目相继进入,包括方特东方神画(济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国家电网山东省公司、济南天岳晶体材料、华润医药基地、九阳生产基地、海那城等重点项目,该片区内部南北向的交通情况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之一,迫切希望修建腊山河西路贯通小清河以北的区域。为此,市政协委员、山东海那产业集团总裁、济南市温州商会荣誉会长夏三忠建议,尽快将腊山河西路北延,带动该片区加快发展。道路,中间又有小清河和铁路线隔断,片区南北向道路少,交通十分不便,影响招商引资企业落户,片区经济发展缓慢。
“要致富,先修路”。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的交通做支撑,北延线的建设将对区域的整体繁荣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方特东方神画、海宁皮革城等休闲和商贸旅游项目的正式对外开放,旅游、购物、休闲人群的大规模集聚,西客站和小清河以北片区的交通网络不仅要承载起现有的基础交通功能,更是省会济南展示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
因此,根据目前济南西部的市政道路建设情况,把腊山河西路向北延伸,穿过吴家堡镇,连接美里东路,修建总计约3公里的道路,打通该片区和济南西客站和西部新城,十分必要和紧迫。问题 现有道路狭窄还有危桥
夏三忠说,腊山河西路北端与吴家堡处于“断头路”状态,小清河以北整个区域内配套设施不完善,现有道路的照明、交通安全设施都处于严重缺失的状态。
现在的腊山河西路与吴家堡镇的主干线——济齐路之间尚有1500米左右的路段是依靠原有的曲折不便道路来连接。延长线建设后,可将两条路的距离缩短为500米。
另外,美里东路危桥不堪承载。当前连接美里办事处与吴家堡镇的南北通路为美里东路。现在的美里东路为农村机耕路,中段有危桥,双向通行困难,经常发生交通事故,不能承载起当前的交通需求。建议 道路北延带动片区发展
为了进一步拓宽小清河西北区域发展,提升方特东方神画标志性旅游区的形象,扫清区域发展障碍,结合当前道路设施现状情况。夏三忠建议,落实道路修建责任单位,尽快开工建设。
他表示,据了解该道路北延路段已经有城市规划,标准是50米,预计投入8000万元。建议市政府协调安排,明确建设主体,将北延道路纳入重大市政设施项目,尽快立项修建腊山河西路北延工程,早建成,早发展,加快西二环以西、小清河以北的片区发展。
“济南北跨战略能否顺利实施,这个区域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基础设施跟不上,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夏三忠说。
提升营商环境推动小微企业发展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促进就业、提供新增岗位、打造科技创新支撑力、构筑企业家创业成长平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市政协委员、济南泉州商会会长、山东自贡高压阀门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荣来建议,要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出台鼓励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力度。
小微企业发展困难重重
据周荣来介绍,为了更好地助推小微企业发展,从2014年6月始,济南泉州商会就会员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入调研,普遍认为这些年各级党委、政府对小微企业的发展重视程度提高,在一些领域尤为明显,但也发现了一些不足。
如,小微企业享受各级政府各类扶持资金支持的很少,由于固定资产规模小,有效抵押资金不足,经营风险加大,融资成本高达13%,远远高于银行6%贷款基准利率;因经营规模小而散,经营者一直处于弱势群体,就是借助于当地的市场主办方、街道办事处等载体平台,话语权相对少。
同时,小微企业因自身整合力量单薄,政府为其集聚发展加大产业引导和政策引导的措施和办法相对较少,缺少为商家和企业入驻的优惠政策和公共服务平台,在如何创新发展模式、实现集聚效应、抱团发展的最大化,各级党委、政府的扶持、引导、推动等方面的力度还不够。
加大扶持优化发展环境
周荣来根据调研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他认为,首先要注重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建议今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一次全市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动员大会,进一步贯彻落实去年郭树清省长提出“创造国内领先营商环境”的要求。加大媒体舆论宣传,真正在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形成共识和齐抓共管的局面,改善济南市的投资创业环境,形成“洼地”效应,真正打造成为全国最优的营商环境城市之一。
其次,要注重加大对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力度。建议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由市委监督、督导,各部门共抓共管,尤其是县(市)区一级的公共服务平台要做出时间进度部署,力争今年全部建成,对平台的考核考评也要纳入党委、政府的管理中。
最后,注重出台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建议市委加大落实去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支持异地商会在济建设总部基地大厦;鼓励和引导异地商会、企业‘强强联合\’形成规模投资,参与济南市重大项目建设”等措施,尽快制定摸得着、看得见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同时,在济南加快提升改造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新的农产品物流交易市场过程中,在功能定位、专业发展、选择入驻商家等方面优先考虑在济南多年创业经营的异地小微企业,继续为他们的集群、集聚、集约发展创造条件和载体,真正调动各方面力量,为济南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优化“软件配套”
释放商圈红利
当前,济南各大商圈以及其中作为核心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们,面临着停车配套不足、环境匹配不够、微交通设置难以因地制宜优化等“软件配套”的发展瓶颈。市政协委员、民建济南市委企业委员会委员、济南宝明斋眼镜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承哲在今年两会上提交提案,建议要优化各大商圈的“软件配套”,真正释放商圈带动济南发展、更好服务民生、更好创造就业岗位等方面的红利。
配套不足阻滞商圈发展
何承哲表示,他在对几大城市综合体以及商圈代表性业户持续近一年的调研中,发现两个“软件配套”问题较为突出。
一个是停车规划不足,企业自身解决难度较大。在传统或者已有一定历史的商圈中,振华商厦(原济南人民商场)、大观园商场、家乐福、华联等面临的停车难问题,较为突出。以振华商厦为例,达到营业正常水平需要约500个停车位,但其自身只有约100个停车位,车位满足率仅20%,其他周边车位婆家众多、收费标准不一。这极大地限制了其营业额提升的空间。
另一个突出问题是,由于配套不足,游客感受打折扣,“信息服务能力”待优化。近年来,济南在对外推介自身形象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在济滞留期越来越长,对消费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每逢节假日,各大商圈与景区,人流密集度基本同比例增长。但由于道路通行局限、安全管理等需要,每逢此时,很多商圈周边的相关部门,都会临时采取“限行”、“单行”、“禁行”等管制措施。因为经常是突然实施,信息发布没有留下传播时间,从而不仅使得周边居民生活受到影响,也让很多外来游客在各大商圈消费体验美感度大大降低。
协调优化发展“软环境”
针对当前商圈“软件配套”配套存在的突出问题,何承哲提供了针对性的建议。首先,针对停车难的问题,要设置市级层面商圈停车规划领导小组,市场化运作。他呼吁,要设置市政府一级的商圈停车问题规划小组,将相关部门联合起来,合署办公,该整合的停车位资源尽快优化整合、该设置立体车库的尽快推动设置。
这其中,可以引进社会资本。参照济南建立过街天桥时,通过进行桥梁冠名招商解决资金来源的做法,将诸如经四路东首、泉城路两头、泉城广场、历下大润发等具备建立立体停车库的地方,建立大型地上停车库,将收费权、车库外幕广告位拍卖,解决资金来源。
其次,尊重传播规律,建立规范化、人性化信息早发布系统。以济南各级各式媒体构建的信息发布网络,完全可以做到道路限行、商圈临时信息的预先、有效发布。在此过程中,建议做好规划和调研,尊重信息传播规律,统一信息发布出口,固定信息发布平台,让大多数公众知晓的消息获悉来源;同时,加强市级层面的统一协调,让市民、游客都能知道如何获知。在目前微信、微博等新兴自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此举足以实现对绝大多数公众的有效信息覆盖。(本报记者 朱文明)
新闻推荐
当好立法守门员 把好立法质量关——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将依法治国提到前所未有高度。去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市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行使职责,进一步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