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才手持铲子清除路灯杆上的小广告记者刘景丰 摄□本报记者 刘景丰
都说退休后可以清闲清闲,可退休十多年的李长才如今比上班还忙,“刚退休那几年确实感觉没事干,后来看到社区因为没有物业,老街老巷里时常堆着些垃圾,我就组织了一帮退休居民在社区清清卫生,没想到如今已经形成一支大队伍了。”4月22日上午,提起自己发起的挎包服务队,李长才满脸喜悦,“大伙儿都是自愿参加的,现在我们这个队伍成了社区乃至街道的明星队伍,大观园街道还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为人民服务\’的雷锋包,干脆我们就叫‘挎包服务队\’了。”
嫌退休没事干七旬老人发起成立挎包服务队
在2014年年底,济南市第三届责任市民暨最佳公共服务奖评选活动中,一支由32名银发老人组成的服务队成为参评选手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道风景线就是大观园街道的商埠挎包服务队。
别看名字叫商埠挎包服务队,这支队伍可实实在在由经二路社区的居民自发形成。“我们这个队伍的成员平均年龄68岁,最大的76岁,最小的也56岁。为什么全是老人?因为我们都退休了没事干。”提起这支队伍成立的原因,队伍的发起人李长才说。而他,今年也73岁了。
“我退休好多年了,刚开始从岗位上下来没事干就觉得特别不适应,总想找点有意义的事做。后来和社区里其他老人一聊,都想找个事儿做。恰好去年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我就动员他们出门没事的时候可以拿着小铲子、小扫帚,见到小广告、垃圾就清理掉。”李长才说。
成辖区明星服务队清理卫生顺道上门修家电
一晃过去一年,挎包服务队从10多名队员发展到现在32名,从简单打扫社区卫生到最后每个队员根据特长,既清卫生又给居民提供便民服务。正因为经常为居民提供多种服务,挎包服务队已经成了辖区的明星服务队。
4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李长才家。虽然家里只住着两位七旬老人,但地板、家具上一尘不染,家里卫生打扫得十分干净。见到记者,李长才拿出自己的挎包,这只挎包是街道给服务队队员的奖励,军绿色的挎包上写着“为人民服务”几个字。包里除了有一把铲子、一把铁刷,还有一个工具箱,装着全套的螺丝刀、钳子、工具刀、量尺等工具。“我们一边上街打扫卫生、清除小广告,一边随身带着工具箱,有需要就第一时间到居民家里帮忙。”李长才说。
除此之外,李长才的老伴也是挎包服务队成员,“她会理发,包里随时装着理发工具给社区老人理发;还有一名队员曾是电工,现在他也成了居民的义务电器维修员。”一周在辖区转一遍“挎包”服务已成习惯
22日下午2点多,李长才像往常一样挎着包在纬一路转悠,见到路边电线杆贴着小广告,他掏出铲子仔细地刮。不时有居民路过,有的跟他打个招呼,有些较熟悉的则停下脚步帮忙。
“一般我们队伍分成4个组,一个组负责一个小片区,从经一路到经三路,从纬一路到纬三路,一周就能把辖区转一遍。”李长才说。一周他和其他队员至少要转3次,“出门必带包,包里必有工具,这已经成习惯了。”
新闻推荐
济南西城世中置业有限公司按照市建筑渣土综合整治办公室等四部门《关于准许部分建筑渣土处置白天运输的通知》申请程序要求,申请济南市印象济南项目白天运输建筑渣土,经济南市交警支队、槐荫区...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