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舜风路上的同科创业咖啡,初创团队可以在这里享受免费的办公位。 记者田珊 摄□本报记者 田珊
今年一季度高新区企业注册数出现“井喷”,新注册登记的企业有600多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0%。对于初涉商海的创客们而言,找个落脚处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但记者调查发现,在济南,不少创客为节省成本租用“虚拟办公室”,而对政府为创业者提供的“孵化器”却不甚了解。
为了能落户1年花3600元租“虚拟办公室”
刘志强,32岁,研究生毕业5年,在2015年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天,他和朋友一起在济南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成了一名创客。
刘志强的公司主营业务是软件开发,员工也只有3个人,都是技术人员。因为处于初创阶段,暂时不需要专门的办公地点,大家各自在家办公写程序,需要开会时不拘在谁家碰个头就行了。不过,要办公司营业执照,就必须有商用办公地址。如果在市区的写字楼租办公室,每平方米的月租金在2元左右,加上水电费、物业费,一间20平方米的办公室每月至少要500元。
“其实对我们来讲,租房子完全是为了买个落户地址,没有什么使用价值。这钱花得有点冤枉。”刘志强说。他经过一番打听,发现了一种叫“虚拟办公室”的办公地点租赁方式。
“虚拟办公室并不是真的‘虚拟\’,是有实际办公场所的,企业可以将工商注册地址落在这里,物业可以提供接电话、代收邮件等服务,只是企业不能每天都去办公。如需用场地,还得先跟物业预约。最近好多人都通过这种方式解决注册问题。”刘志强告诉记者,他是听朋友介绍租到现在这个“虚拟办公室”的,地点在历下区一座写字楼内,租金是每年3600元。
创业第一年一半时间花在“杂事”上
在刘志强看来,创业第一年,麻烦的事还不仅仅是房租。
“办理各种注册登记、买发票、纳税培训、买报税设备、每月财务报税……这些都需要耗费精力”刘志强说,因为对工商注册流程不熟悉,办理注册登记时,有两次材料没带全,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三证一章办下来前后用了一个月。
公司成立后每月都要按照规定报税,因为公司还不盈利,雇佣专门的财会人员并不现实。刘志强就自己担当起了财务的角色,他买了财会类书籍“现学现卖”,打算自己做财务报表。
“软件开发这个行业发展非常快,机会稍纵即逝。对于初创小企业而言,研发速度很重要,尽快把产品做出来、迅速占领市场才是正事。可创业的第一年,我们基本一半的时间花在了这些杂事上”刘志强有些无奈。
创业孵化器?这么多好政策都没听说过
事实上,针对刘志强公司这样的初创小企业,济南市目前已经有不少培养孵化基地,根据企业成长阶段的不同,分别有“创业苗圃”、“创业孵化器”、“创业加速器”。在这些基地中的企业,可以享受房租减免、税收优惠和企业注册登记咨询、税务代办等服务。
位于高新区舜风路上的“同科创业咖啡”是政府支持建设的一家“创业苗圃”。记者日前到访时,里面有6支创业团队正在集中办公,每支团队成员都只有三五人。
“创业苗圃是一个公益性的基地,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代办服务,目的就是让创业者把尽量多的精力用于专业研发。”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基地接受的多是经筛选的优秀项目,入驻的创业团队可以将工商注册地址落在这里,并可以免费使用办公位。经过一年“苗圃期”培育成功的小企业,可以进入孵化器,享受较同地段优惠的房租和税收优惠政策。
像这样的苗圃和孵化器在济南已经不止一家,可对很多创客而言却是新鲜事。刘志强就告诉记者:“我也是最近才听说‘孵化器\’的,据说是比我们自己在外面租办公室要合适,但是具体怎么申请入驻、享受什么样的优惠我还没搞明白。”
新闻推荐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不仅是一个民生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既关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又关系省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21日上午召开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题调研座谈会上,市委书记...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