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紧抓重点 归类复习
于丽:甸柳一中初三语文备课组长,全国真语文说课大赛特等奖,莱州市优质课一等奖,烟台市优质课一等奖。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它们有实在的意义,能单独回答问题。中考语文对文言实词的考察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客观题的形式考察课内文言文中的实词,二是以主观题的形式考察课外文言文中的实词。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要想把全六册的文言实词全部背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只有抓住重点复习,才能事半功倍。
我们简单地梳理一下这些重点,希望能给同学们以帮助。
一、通假字
1.欲信
·
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隆中对》2.选·
贤能通“举”,推举、选拔——《大道之行也》
二、古今异义
1.牺牲
··
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 今义: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曹刿论战》
2.卒中往往
··
语 古义:到处今义:常常——《陈涉世家》
三、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皆指目
·
陈胜(用眼睛示意)一狼洞其中(打洞)
2.名词作状语
其一犬
·
坐于前:像狗一样
狐·
鸣呼曰:像狐狸一样3.动词活用为名词猛浪若奔
·
:“奔”原为动词,在这里活用为名词,“飞奔的马”之意。
屠
·
惧,投以骨:“屠”原为动词,在这里活用为名词,“屠户”之意。
4.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固以
·
怪之矣:认为……很怪异 无案牍之劳
·
形:使……劳累
四、一词多义如:间1.遂与外人间隔。(隔开)——《桃花源记》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口技》
3.又何间焉?(参与)——《曹刿论战》
初中六册课本实词数量很多,以上只是举出了几个例子,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善于自己归纳总结,分类复习,分册复习,也可以编成小练习,天天进行小测试,既巩固了知识,又避免了遗忘。
另外,课本中学到的文言实词要善于迁移到课外文言的阅读中,如果在课外文言的考题中遇到没有接触过的实词,就要根据上下文意揣摩,不要凭空编造。
作文写作:注重构思 灵活多变
伊彬:济南实验初中教师,山东省中小学优质课程资源评比一等奖,市中区新秀教师,市中区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今年中考作文题型迎来很大变化。从考试大纲来看,今年作文题型设计从之前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为主,增添了“话题作文”、“给材料作文”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要求也有了变化,让学生从以前考前“宿构作文”、照搬前期复习时反复修改的习作的习惯中走出来,学会在考场上迅速构思。但无论何种题型,只要把握住写作的核心步骤,把作文当作“题”来做,有明晰的“立意——选材——构思”解题思路,就能培养高效的写作习惯。
首先,无论题型如何变化,第一步都要做好审题并明确文章的立意。审题时,要充分吃透题目所给予的有效信息,思考题目可以写什么。若是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要深入理解给定题目中有双重含义的词语;若是话题作文则要认真思考话题的内涵与外延,力求观点和视角的新颖;给材料作文要明晰材料所要表达的观点,用自己的故事和思考去诠释材料所展现的观点。文章要谈出自己的观点,如友情类选材可以写一写成长中的得与失,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看待生活,尽量写出自己对成长、生活和人生的个性的思考。
其次,在选材方面,要注重观察和积累,最容易想到的材料不一定是最精彩的。要关注生活的细节,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自己普通的生活。比如描写父母的文章,可以突破“父母”的角色定位,从他们其他的“人生角色”中去理解他们;要学会关注身边那些平凡却亲切的“陌生人”,关注他们普通人的善良与真挚;学会从身边的人与事中体会社会的发展以及历史的传承。
在构思方面,要提炼自己的叙事与表达技巧,让文章跌宕起伏,避免平铺直叙。在作文中,要适当地穿插使用一些常见的写作手法,写自己的生活,可以尝试变换叙事的视角;用前后的对比变化来增添文章的波澜,让文章的叙事呈现“山穷水复、柳暗花明”的变化之美。要精练语言,学会用生动的修辞和精当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想法。
今年的作文题目设计会给同学很大的想象和发挥空间,题目比较灵活,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比较高。但只要做到以上几点,一定能够事半功倍。
新闻推荐
想通天然气必须买燃气灶具?开发商:济华燃气有强卖嫌疑济华:只是推荐并不存在强卖
时报4月20日讯 (记者王倩 见习记者丁国彬)“小区三期工程即将竣工,目前正在与济华燃气协商安装天然气一事,但对方要求我们签署《燃气具销售合同书》,我们认为这有强卖嫌疑。”20日,济南实力房地产...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