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山高有村,拔槊涌泉

来源:济南时报 2015-04-17 01:3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钱欢青古树老房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钱欢青 摄老房子 拔槊泉拔槊泉北侧老屋村名:拔槊泉位置:历城区西营镇关键词:拔槊泉

从西营镇政府驻地往拔槊泉村走,让人真正体会到崇山峻岭的感觉——盘山公路九转十八弯,景色缤纷壮丽,令人目不暇接。然而即使再贪恋美景,你的眼睛也不敢一直望着窗外——在急弯众多的山路上开车,必须格外小心。

驶到一处稍平坦的山脊,但见前面一座牌坊拔地而起,上写“拔槊泉村”四个大字。此时放眼望去,在山脚时感觉到的“崇山峻岭”,已然成为一个个低矮的小山头。

再往前走就进了村,随走随望,远处层峦叠嶂,竟已在自己脚下!——这个济南市海拔最高行政村迅速彰显出了自己“荡胸生层云”的霸气。

李世民拔槊涌泉

拔槊泉村海拔780米,几乎隐身群山之巅,因此,行走村中,道路忽高忽低,两侧老屋斑驳,草色掩映。忽而路边出现一座豪华三层楼,问村人,才知道是城里人来盖的。

从这豪华三层楼稍往东,就是一个修着围栏的观景平台。平台很大,正好可以停车。下车北望,远处层峦叠嶂,黄的迎春花,白的杏花,一片一片怒放在山间丛林,美不胜收。而村中最为著名的拔槊泉,就在这个观景平台下面。

泉西侧就是崖壁,崖壁上挂一斑驳木牌,写着村和泉的简单介绍,泉眼东侧,立着一块石碑,正面刻“拔槊泉”三个大字,北面则记录了几乎每个村民都能“说道说道”的传说故事——据说唐太宗李世民率军东征被敌军追杀到此,人困马乏。此处山高岭峻四壁悬崖,人马口渴难耐,纷纷倒地。而敌军步步紧逼,形势危急。李世民顺手抓过身边将士的槊,绝望地往地上一插,仰天长叹:“莫非苍天真的绝我于此地!”说罢欲拔槊自毙,不料一股清澈的泉水随槊而出!将士们一阵惊喜,人马痛饮,绝处逢生。故而此泉得名为拔槊泉。

碑立于2003年,传说当然也只是传说。但是有意思的是,村中有关李世民的传说并不单一,而是有着一个纷繁的“体系”。除了拔槊泉,村周边山上还有饮马池、跑马岭等等名称与拔槊泉的传说“配套”,村民口中的跑马岭是真正的“大跑马岭”,山那边的“小跑马岭”才是野生动物园。最有意思的是跑马岭上的一处酸枣树林。据说当年李世民被酸枣树上的倒钩挂住了袍子,李世民说了句:“以后不许长倒钩!”那片酸枣林子此后果然就只长直钩不长倒钩了!

山色秀美岁月苦

和拔槊泉同处一个平台,在东北侧崖壁之下,还住着一户人家,石墙引过道,过道尽头是一扇古朴的大门,进门一个小小四合院,破旧而沧桑。外人眼中“很有感觉”的老屋,在屋主人眼里却很不咋地,“住了六七辈人了,人家都住楼房去了,我们只能还住这破屋子。”而在小四合院的西侧崖壁之上,正是城里人来建的那幢豪华三层楼。

得知我们要了解村的历史,52岁的村会计沈祥臣帮我们找来了他的“二大爷”,已经88岁的沈传会老人。除了耳朵略背,回忆起山里人家的岁月往事,老人思路清晰:“小时候家父有病,一年的粮食兑换成钱,都买了药。借人一斗粮,还的时候就要还2斗;粮食不够吃,就吃糠咽菜。7岁时,父亲去世了,母亲含辛茹苦把兄弟三个拉扯成人。”

1947年,19岁的沈传会走出深山去当了兵,先是在“山东警备团章丘主力营”,后来转到“三野”,全国解放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入朝,打了近两年仗,又帮朝鲜百姓搞了两年建设。1956年,沈传会回家待了一个月,母亲哭得泪汪汪,身体也不好。回部队后沈传会汇报了家里的情况,部队就让他回了乡。

回到村里,沈传会就干了村支书,这一干,就是27年。深山里日子很苦,村支书也不好当,去区里开个会,走着来回,“两头不见明”——天不亮出门,天黑了才能回家。

和很多村一样,如今,拔槊泉村的很多年轻人也都出去打工了,用沈传会老人的话说,“年轻人也不来家种地,村里尽是老年人,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地就荒了,怪让人疼得慌。”老人的儿子也在济南打工,两个孙女,一个已经上了大学。如今,老人每月能领抗美援朝补助600元,村支书退休补助200元,村里人说,老人当年要是不从部队回来,那收入“可就大了”。但老人很淡然。邀请我们上家里去坐坐的时候,沈传会也邀请了一位几十年一起在村里忙活的老伙计,两人走在前面,手牵着手,互相搀扶。石墙斑驳、山路崎岖,阳光洒下来,把两位老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沈传会是沈祥臣的“二大爷”,今年88岁,沈祥臣的父亲今年84岁,“大大爷”今年已经92岁。沈祥臣说,“去年腊月二十七,电视台来村里录节目,有个杀鸡的镜头,就让我父亲他们兄弟三个出的场。”

因为爷爷在父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沈祥臣自然连爷爷长什么样也不知道,“奶奶是1978年去世的,我15岁,在枣林念初中。深山里的孩子,读书也十分不易。上学放学都是跑着,早出晚归,往返20多里山路,要走一个多小时。”

新闻推荐

趵突泉推进芝香标准化进程

芝麻香型白酒是鲁酒的名片,是山东高端白酒的代表,但是芝麻香型白酒的标准是什么?高低度的分界线在哪里?4月8日—9日,芝麻香型白酒标准修订工作研讨会议暨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二届...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山高有村,拔槊涌泉)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