囗王长海
当人进入老年,有一个“通病”就是——乡愁。虽然年龄大了好忘事,但是每当想起往事却历历在目,这不,最近整理杂物时,在一个信封中发现一叠整齐的东西,打开 一看原来是我的一张小学毕业证,泛黄的证书和稚气的照片映入眼帘,不由的,一段往事浮现在眼前。干脆,就从“海星”说起吧!
海星小学是个教会学校,座落在将军庙街天主教堂高墙西侧,我是1949年6岁入学,到1950年就改名为“济南市高都司巷小学”了。
先说说报名,海星是私立学校,交学费不是钱而是小米。记得报名前,我在家中备好“课”,逐如:姓名、住址、父母叫什么、1+1=几之类的,然后由妈妈背着一袋10斤小米前去报名。
学校是一座楼房,记忆中楼房长长方方三层,是洋灰(当时水泥为进口货)砖石结构,楼顶处略见解放济南时留下的弹痕,楼梯在楼的中部,走廊是水(石的,孩子们紧跑几步可以滑行一段,东西各四个教室,低年级在一楼,按年级逐步升入高层。
印象最深的是一年级课本,语文书第一篇课文是《羊》,第二篇是《大羊大,小羊小》;教音乐的老师也是教堂里的琴师,高兴时还能得到神父送给的一本圣经小人书哩。
一年级我的成绩挺好,也是我一生学习生涯中,拿到过最好的名次——全班笫二名。当时手捧奖状无比兴奋,如同中得状元,说来也巧,我的同位王铁明得了第一名。由此,两人成了好朋友,他家开“国民药房”,家住启明街,直到六年级毕业后才失去联系。说起同学,不得不提一位“名人”,他叫庞培祥,外号“螃蟹”。此人调皮活泼、胆大过人,有一次课间,当着众多同学,抓住楼房下水管向上爬,在大家的惊呼中爬上三楼,被老师狠狠训了一顿。
我上一年级时,六年级的学友中,有十几名如同青年的大龄人,据说是教会从农村招来,准备去教堂作教职人员的,他们集体食宿,身材高大健壮,上体育课时,他们能把垒球掷到教堂去。在我参加工作后,还曾与一名叫张全俊的同学邂逅,除相互回忆孩童期间的趣事外,还有幸为我老父母借住他将军庙街的住房几年。
记得小学的某一年过六一儿童节,老师要求每个同学都要交手工作品,一时之急拿出舅舅的电报条,制成跳棋棋盘当做我的手工作品,在展览中获得好评;六一还要举办茶话会和篝火晚会,每人自带零食,我记得自己带了奶奶买的半斤小动物饼干。在篝火晚会上,大家围成一圈,跳起了《我们都是好朋友》友谊舞。
记得当时学校有个阅读室,里面有一些连环画,学生课余可以就地借阅,但上课铃响必须还书,因此感觉读不完不过瘾,又没办法借出看。日久我发现有个高年级同学,参加图书室的管理,每次放学他的书包总是鼓鼓的,我约了几个胆大的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等他,一见到他就要查看他的书包,果不其然他是偷偷装了几本连环画回家看,我们以告老师相要挟,命其拿出来,让我们当场看完才让他回家。几次之后这个同学长了心眼,我们再查看书包不见小人书了。看到他洋洋得意的样子我们感到不太对头,再仔细“检查”时,发现他将课本掀页朝下放,把新小人书夹在书中。揭开秘密后他也怕惹事,从此也不敢带连环画回家了。
成年以后,我虽然已不住此地,但逢去大明湖游玩时,走到启明街路口处,总会往学校的位置看几眼,即使学校现在不存在了,但校楼的样子还是会浮现在眼前,难道这也叫“乡愁”?
新闻推荐
时报讯 (记者张卫波)4月19日10:00,“寻找狂猪乐园小主人”之电影《我为猪狂》全国小演员选拔大赛首场活动将在济南鲁能领秀城启动,凡是有才艺并喜爱表演的小朋友均可参加,除有机会成为小主角外,还...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