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珊
最近网上有条新闻很火,英国一家出版商撤销了41篇涉嫌造假的医学论文,其中38篇来自中国各大医院。对此,国内许多医生感叹“丢人丢到国外去了”,但同时也抱怨:“平时手术那么忙,哪有时间写论文?”
论文不再是医院科研项目是否能立项的“硬指标”,取消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申报项目以企业为主体……济南市两会期间,济南市科技局局长徐群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济南对科研成果评价和资金支持方式都做出了重大调整。
科研经费支持“会看病的医生”【医院科技立项不再主要看论文】
“根据最新编订的济南市2015年科技计划指南,济南今后对医院系统科技项目立项不再主要看论文,而要看临床效果。”济南市科技局局长徐群说。
济南今年把医院系统科研项目改为“临床医学应用专项”。徐群表示,“评价一个医生技术好不好,要看他是不是能看好病。所以科研经费要多用于支持‘会看病\’的医生,多支持他们在临床上的技术创新。”
据了解,在济南市新的科技立项评定标准中,临床医学应用专项把为病人治疗的临床效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和标准,并将委托外省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对全市临床医院科技项目进行评审。
“申报项目专业户”将没有市场【项目评定更注重企业成长性】
济南对于各行业科研项目成果的评定和经费支持方式有不少变化。
徐群介绍,济南市将科技计划体系调整为6大类别、约200个项目,精简了科技计划类别,全面压缩了项目数量,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和成果评价的导向作用。按照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需要,对年收入过亿元的“领军”企业、年收入在5000万到1亿之间的“小巨人”企业、5000万元以下的“金种子”企业的关键项目分别给予支持。
其实,各地科技项目评定时,都曾出现过“报项目专业户”。比如有的企业每年靠谈概念、讲故事来取得政府的支持经费,而企业成长性却不高。新的评价标准体系不仅要支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而且更注重企业自身的成长性。“科研资金就要帮助企业加大研发、提高竞争力,从而不断成长,做大做强。‘申报项目专业户\’在济南将没有市场。”徐群说。
取消高校自主创新计划【申报项目企业为主体】
济南近期取消了“高校自主创新计划”,取消了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很多人对此不理解,为什么不支持了?
对此,徐群表示,不是不支持,而是转向更好地支持。以往,很多高校创新属于“闭门造车”,形成的成果不接地气、转化率不高。政府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以企业为主体申报项目,同时加大对企业研发能力的考察,可以使企业主动找高校合作,这样一来,所有的研发都是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开展,专家教授的研发活动同时也就是成果转化的过程,也就不存在科研成果转化难的问题了。
在科技项目支持方式上,济南市对项目的支持方式也由原来单一的事先支持,变成包括事先支持、事后补助、贷款贴息、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的综合支持,以满足科技企业在不同阶段、不同额度的资金支持。
科技成果客观评价【项目评定将“云评审”】
记者了解到,对于科技资金项目的评定,济南市科技部门正在探索新的科技成果评价方式,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市级科学技术奖评审流程和评价体系,逐步实现市科学技术奖网上申报和评定。
“我们正在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评审方法,通过互联网技术,使参与项目评价的所有专家、中介机构,都是‘云状态\’的。除了计算机系统,谁都不知道评委是谁、在哪里。”
徐群说,“云评审”是未来科研项目评定的发展方向,在各部门零自由裁量权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刚性指标、优化再造项目评审流程,从技术角度就让“跑关系找门路”的行为无孔可入。企业要想得到科研经费,只能努力提升技术,让自身的实力过硬。
新闻推荐
时报讯 (记者石晓丹)记者获悉,著名管理学家、畅销书作家吴甘霖将于4月16日—18日到济南开展以“青少年自我管理与孔子智慧”为主题的讲座,讲授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管理,将孔子智慧融入生活。据...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