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济南中小学体育场普遍不对外开放 (资料照片)□本报记者 徐从芬
实习生 郭娇
今年多位政协委员提议希望学校向市民开放体育场地,记者了解到,济南中小学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体育场所已经不是新鲜事。早在2010年就有20多所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场所,但大部分学校开放一段时间后都“夭折”。10日,记者采访的31位市民中,29位希望享受辖区学校体育场所资源,但学校也道出了自己的苦衷:安全问题解决不了,器材损耗维护资金、人员管理跟不上,压力太大。
曾经对外开放体育场的中小学大部分已暂停回访:
其实,济南中小学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体育场所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为民生办实事里,就提出学校对外开放体育场所,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学校中,汇文中学、山师附中、济南七中、济南九中、济南三中、舜耕中学的名字都赫然在档。但五年后的今天,记者梳理发现,开放之初人员爆棚的中小学校,现如今大都因种种因素暂停。即使有学校还在坚持开放,管理方面也都欠点火候。
而与中小学免费开放不同,目前驻济高校的体育场馆,不少是有条件开放,市民想进得按时缴费。
苦衷:安全有隐忧 管理很麻烦
在有些人士看来,开放学校体育场所是一个双赢的方案,一方面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健身场地,减轻了社区的健身设施建设和维护的压力,避免重复建设浪费,另一方面也对开放的学校产生宣传作用,可以扩大学校知名度,但具体实施起来难度却不小。
“最首要的因素就是安全问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小学校长表示,居民进校园,除了学生安全需要注意,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楼都是开放的,与学校操场没有间隔,万一被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溜入,会导致电脑等教学资源的不安全。
除了安全问题“卡”住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体育器材的维护、人员的保障等也成了难题。该校长坦言,市民涌入导致体育场所和器材损耗严重。“单从操场来说,现在都是塑胶操场,我们自己的老师在操场上是不允许抽烟,也不许穿着高跟鞋进入的,但是居民进入,就算提前签订相关合约,也难保每个人都遵守。”
另外,人员的配备也是问题。如果让学校自行聘用安保人员,薪金由学校发放,就会增加学校的负担;如果不另外聘请人员,由现有工作人员或老师值班,就会增加老师的工作量,给学校管理造成多方面的难题。
“开放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是单纯一个教育部门就能完成的,需要各部门联动管理。”一业内人士建议,要想让学校体育场所持续性向市民开放,必须发挥社区体育局等各方面的作用,共同协助管理。
新闻推荐
数读“政府账本”2014年收入预算包 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专户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在济实现中央级、省级收入共计实现地域财政收入1969.22亿元三公...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