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刘女士阅读晨刊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王铮 摄市民杨小姐阅读晨刊 本报记者 王铮
2012年4月10日,首期《长清晨刊》在长清区与广大读者见面,3年来,《长清晨刊》的每一步前行,都离不开读者的支持。“通过《长清晨刊》,使我了解到更多长清区的地理人文故事。”在长清区工作的杨小姐与《长清晨刊》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在长清工作的这段时间内,几乎每期都不错过。
初来长清 偶然结缘《长清晨刊》
杨小姐是位地道的济南姑娘,2011年,因为工作原因,她来到长清区,经过多年的长清生活,她成了半个长清人。大家不知道的是,就在杨小姐刚来长清的那段时间,陌生的环境给她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甚至坐几路车回家都弄不清楚,为此还闹了不少笑话。“有一次单位加班,干完活时,天都黑了。我赶紧收拾东西往公交车站赶,等了半天,也不见有公交车来。”她说,后来仔细看了站牌才知道,原来最后一趟公交车已经收车,不可能再有车了,没办法,她只能到同事家住了一晚。
经历这件事后,杨小姐干脆在单位附近租了一间房子,避免了来回奔波之苦,住房的问题解决了,可平时经常呆在办公室里,对周围的环境还是不熟悉。“每次出门,都叫着同事一块出去,让她们指指路,我也能尽快地熟悉周围环境。”她告诉记者,其实,她是个爱玩的人,经常让别人给她说好玩的地方,工作之余,还能放松一下,不然可闷死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小姐与《长清晨刊》结缘。2012年6月,正在单位午休的杨小姐随手翻着桌上的报纸,突然,一则“采摘玉杏”的新闻吸引了她。“我平时就喜欢吃水果,不过都是在路边小摊买着吃,没想到这附近还有可以采摘的地方,离着我上班的地方还不远。”杨小姐笑着说,周末的时候,她就带着父母来摘杏了,吃起来还不错,比外面卖的甜多了。从此,杨小姐每周都要看《长清晨刊》,生怕落下精彩的身边事。
关注晨刊 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说起《长清晨刊》,杨小姐有她自己的看法。她说,《长清晨刊》主要是报道长清区的事,不论长清区的大事小情,都可以在这份报纸上看到,“我平时在长清工作,需要更多地了解长清的事,我工作的地方只有一台电脑,上网也不方便,只能通过报纸来了解。单独介绍长清的报纸比较少,《长清晨刊》正好是一个平台,可以让我看到更多的长清本地新闻,上面大到政府工作报告,小到公交线路,都有刊登,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可以告诉我出行线路,真是帮了大忙。”
“记得有一次,我去朋友家玩,看到朋友家的孩子正在使用一块颜色鲜艳的橡皮,而且特别香。我突然想起来,在《长清晨刊》上有一则新闻,专门介绍带有香味的文具,这类文具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杨小姐把她的担心告诉了朋友,报纸上登了,文具的香味来源于各种各样的香精,其中含有很多化学物质,孩子吸入后,黏膜会受到刺激,很容易引起过敏性鼻炎等病症。
杨小姐的朋友听从了她的建议,再也没给孩子买过带有香味的文具。“后来,我朋友还特地看了相关报道,吓出一身冷汗,还专门感谢我提醒的及时,不然孩子病了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她说,自从这件事以后,她更加关注《长清晨刊》了,有时放假回家,还会放在包里几份,带回去让家人看。
大摞晨刊 一直不舍得卖
与此同时,杨小姐还通过《长清晨刊》学到了不少知识。“长清境内的齐长城,是目前国内外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遗址。”杨小姐记忆犹新地说,齐长城开了中国乃至世界长城建筑之先河,比秦长城早200多年,有关部门曾实地徒步勘察,测量出齐长城的准确总长度为643.89公里,其中有遗址者占总长度的64.3%。
对于爱玩的杨小姐来说,春季踏青是必不可少的活动,不过,她每次都为踏青去哪绞尽脑汁。杨小姐拿着手中的报纸说,这不,长清区旅游局发布了“春季旅游手绘地图”,推出春季旅游攻略,将长清区内赏花、采摘、踏青的好去处都详细地登了出来,“上面介绍了樱桃花、油菜花、牡丹花、槐花等各种花的花期和赏花地点,除了赏花,还有山会、庙会等娱乐活动。我打算趁着周末休班的时候,带着朋友把这些地方都逛一个遍,这样才不会留有遗憾。”
说完,杨小姐合上手中的报纸,整理好后放在桌子一角,在桌子下面,她已经存了厚厚的一摞《长清晨刊》。她说,桌下的报纸已经攒了很长时间了,现在虽然可以看电子版的《长清晨刊》,但那些报纸,始终不舍得卖,“如果以后不在长清工作了,我还是会继续关注晨刊的,因为它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新闻推荐
经过一场大开大合的对攻战,鲁能最终与柏太阳神4:4握手言和。整场比赛8个进球,成为2004赛季亚冠联赛改制以来,鲁能与对手共同打出的一次非惨案式进球狂潮。鲁能从1:3追平比分继而反超对手的表现,...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