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璐
去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像企业一样缴纳养老保险,养老金双轨制正式踏上并轨路途。《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日前出台,作为配套政策,将养老金“并轨”再次向前推进。对于职业年金这个新面孔,市民可能比较陌生,而企业年金的“年龄”则更大一些。
企业年金已满“十岁”,发展却很滞后
“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性质上都是对养老保险的补充,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组成部分。”市人社局相关人士说,职业年金是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的,而企业年金的参加范围则是企业。此外,职业年金具有强制性,而企业年金的建立是企业的自愿行为。
济南某企业最近参加了企业年金,单位缴纳比例为4%,职工个人负担2%的工资收入作为企业年金。“除了为职工退休后享受更好的福利待遇,我们也有一点儿‘私心\’,如果职工跳槽,我们考虑对这部分年金作出调整,从而间接地减少人才的流失。”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此外,据他了解,考虑成本问题,参加企业年金的公司目前还比较少。
2004年3月,山东尝试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省及市都选择3至5户企业进行试点。同年10月,山东下发文件,鼓励发展企业年金。当时公布的试点单位有: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山东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济南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11年过去了,企业年金依然未能大范围推广开来,据相关人士称,今年年初,济南参加企业年金的企业约30家,参保职工2万人左右。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在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称,企业年金作为第二支柱还显得十分滞后,基金累计余额占GDP仅为 1.1%,而美国则占80%,荷兰高达130%;企业年金基金仅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20%,而美国则高达440%。
职业年金起步晚,曾阻碍养老金双轨制改革
企业年金落入文件的时间比职业年金要早一些。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33号文)首次规定“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2004年5月《企业年金试行办法》正式施行,明确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12。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6。
职业年金起步较晚,但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早已“在路上”。郑秉文认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事业单位(包括部分公务员)养老保险前两轮改革(90年代中期和2008年)之所以没有进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职业年金这个第二支柱没有建立起来。
相关人士说,据粗略计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后,如果只按照计算办法,“中人”和“新人”的养老金将面临“缩水”。而随着职业年金的建立以及过渡政策的实施,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收入不会出现大幅下降,有利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安心”参加改革。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的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被列入工作重点,提出:济南市根据国家和省里的统一部署,建立“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实行养老保险待遇过渡政策;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职
业
年
金或将养老金替代率提高20%
据有关调查显示,机关事
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占在职时工资比重)为70%至90%。而并轨后,职业年金的出现,能提高养老金替代率,提高百分比或达20%。
假设公务员王先生今年30岁,已工作5年,如果他每月工资5000元,社会平均工资是4000元,假定工资和社平工资均保持不变,不考虑延迟退休、过渡性养老金政策等因素的前提下,王先生60岁退休:
并轨前
并轨后5000元×90%(替代率)=4500元
基本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职业年金5000元×35%=1750元
5000元×8%×12×30(30年里的个人账户金额)÷139(计发月数)=1036元5000元×12%×12×30(职业年金的个人账户金额)÷139(计发月数)=1554元合计:4340元
(记者赵璐)
新闻推荐
资料图片济南园林集团红叶谷景区第十届郁金香花节已拉开帷幕,循着春的气息,放任脚步,走进园内,只见娇嫩的郁金香已逐步开放,有红色、粉色、橙色等,远远望去,十分耀眼。那些含苞欲放的郁金香,一个...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