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心愿偕终老夫妻同签协议捐遗体 一方健在的现有22对

来源:山东商报 2015-04-02 16:25   https://www.yybnet.net/

昨天上午10点,山东福寿园,一场名为“爱在路上”的清明节捐献者追思会在雨中举行。记者王晓峰摄点击查看原图昨日在山东省福寿园公墓,前来祭祀的市民向遗体捐献纪念碑献花点击查看原图摸摸墓碑上的名字,逝去的你永远活在亲人心中点击查看原图昨天上午10点,山东福寿园,一场名为“爱在路上”的清明节捐献者追思会在雨中举行。

“人虽然走了,他的遗志还在。”81岁的济南老人初维真一遍遍抚摩碑上刻着的弟弟的名字。“妈妈想继续看这个世界,想让医生早日解开食管癌治疗之困……”遗体和角膜捐献者家属李娟告诉记者。“老伴在这里,我的名字也已经在这里了……”擦着眼泪,遗体捐献者家属赵金英说。

这些温暖的心愿,纪念碑上没有,捐献登记表里也看不到捐献者“心愿”这一栏。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遗体捐献者的心愿都没有记载,只能从他们亲属口中还原。文/记者杨芳图/记者王晓峰

爸爸坚持捐献角膜家里分了两派

9:50,角膜捐献纪念碑前,一位男士摆好鲜花、果品,正在祭奠亲人。“第一排,第三个,我父亲的名字。”

第一排、第三个,刻的是“张玉侠”。张先生告诉记者,父亲3年前患癌去世,在齐鲁医院治疗时,就已很痛苦。“那时正好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宣传捐献,他同意捐献角膜,很坚持。”

“但是否执行父亲的遗愿,当时家里分成了两派,保守派坚决不同意,我的态度两可……”说到这里,他泪水涌动,转身走开。

丈夫公益心很强妻子名字也在纪念碑上

不用太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遗体捐献纪念碑上,捐献者的名字有的涂了黄漆,有的涂了红漆。

“涂黄漆的说明已经实现捐献,红漆的与上面的人是夫妻,他们共同签署了遗体捐献意向书,如今红色的健在。待实现捐献后,会改成黄漆。”福寿园工作人员魏然告诉记者。

记者数了数,上面能明显看出是夫妻捐献的,其中一方健在的,有22对。人群中,两位女性互相搀扶,头发花白,献上鲜花、鞠躬后,73岁的赵金英泪流满面。“我的名字就在这里。”她指着纪念碑上的名字。

“我老伴许东来是省烟草公司的退休干部,思想很开放,也很热心公益事业。去世之前4年,他就和我商量一起捐献遗体,也让孩子们都签好了字。要不也是烧了,捐了还能为医学做做贡献……”昨天陪她一起来的是丈夫的表妹,她也在打听捐献的事情。

“我父亲和母亲是2004年签的遗体捐献协议,2006年父亲走了,两年后,母亲走了。我很佩服他们的举动,不仅仅因为母亲是一名医生,我觉得他们很伟大。我的弟弟也是医生,他也已经签了遗体捐献协议。他们用行动影响我们。”快70岁的吴强先生在祭奠父母时说道。

她签字捐献了儿子的器官

济南市首例人体器官捐献,是在2011年的6月。27岁的安弸,在连续加班后出现脑出血症状,后进入脑死亡状态。母亲吕传荣决定捐献儿子的器官,“他一定会同意的。”

安弸10岁时,吕传荣和丈夫离婚,母子相依为命。吕传荣每天在几个岗位上打工,每天从早上6点一直忙活到晚上10点。吕传荣一直希望儿子能热心公益。离婚后,吕传荣有了去世后捐献器官的想法。她经常和儿子就捐献器官的问题进行讨论,而安弸也非常支持母亲的决定。“知子莫若母,我知道他一定会同意(捐献)的。”

半年后,吕传荣母亲因病去世,她又签字同意捐献母亲的遗体。吕母生前曾告诉吕传荣:“捐献安弸的器官救别人,你做得对。我死后也别留着了,都捐给国家,为国家做最后的贡献。”

先捐角膜后捐遗体就想让医生研究食管癌治疗

福寿园捐献纪念碑上的名字,都是从济南实现的捐献。

李娟的刘海上滴着雨滴,眼睛红红的。“我妈妈是患食管癌去世的,去年捐献了遗体和角膜。从4年前查出这个病开始,她就想捐献角膜。手术后3年,病情恶化,她又提捐献的事。”李娟告诉记者,妈妈张东辉一开始只想捐角膜,继续看这个世界;后来想让医生揭开食管癌之谜,治疗上能更进一步,便把遗体也捐了。

“妈妈的心愿很简单,爸爸支持,我是她唯一的孩子,也曾犹豫了半天,想想母亲那么开明,也很支持她。”李娟告诉记者,母亲生前从事会计工作,“妈妈捐献遗体角膜,也是令我非常自豪的一件事情。舅舅说,妈妈是榜样,将来他也会捐献,我也会捐献。”

儿子从决定捐献就一直瞒着我

3月28日上午10时左右,68岁的张恒才和女儿张庆花、孙子张连坤来到遗体捐献纪念碑。“我就是来看看,儿子在哪儿?”张恒才的头发花白,今年1月8日,他的大儿子张庆祝因肝癌去世。

“他要捐,生前一点口风都没漏,捐献执行人是他儿子。他去世了,孙子说了,我们才知道,他捐了遗体、器官,能捐的都捐了……”老人声音颤抖,说着说着,眼泪掉了出来。“他病了20年,手术做了3次,一直觉得拖累这个家。他是不想身后事再拖累我了!”

张庆花是专程从青岛赶过来的,“俺爸年纪大了,侄儿还小,我不放心。”说着,张庆花打开了带来的包裹,先是点了一根烟,“哥,抽吧,以前老是不让你抽烟,这会儿抽吧……”她小声说着,然后摆上了牛奶、苹果等供品。

“继承”弟弟遗志8旬老人要捐献遗体

从2010年开始,每年清明节前,省和济南市遗体捐献纪念广场都举办家属追思会,初维真每次都会前往。

昨天上午,简短的仪式后,初维真直奔弟弟初维斌的名字而去,献上鲜花,深深鞠躬,“弟弟,我来看你了。我也办理了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的手续,你一定还记得咱俩的约定吧?”2007年,66岁的初维斌癌症去世后捐献了遗体。

初维真是山东省委党校的退休老师,是一名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去年“七·一”在济南市红十字会登记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和器官捐献志愿者。

“将来我的名字也会出现在这里,我们还是相亲相爱的好兄弟!”

相关新闻

捐献者的心愿更应让人了解

无论是人体器官捐献者还是遗体捐献者,他们都是令人尊敬的,他们的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和心愿,更应让人了解。

记者拿到了2011年版修改过的山东省遗体(角膜)捐献申请登记表,里面除了完备的捐献、执行、交接信息,没有捐献人类似“心愿”或者“愿望”的一栏。器官捐献登记表上也没有这一栏。

“可能那样做会更人性化一些,可是我们红会的能力达不到……”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赵娜告诉记者,他们担心的是一些涉及金钱救助或者帮忙找工作等的心愿,达不到便会失信。

“更多的,我们会拿出《山东省遗体捐献条例》,指出相应条款,因为里面有‘自愿\’两字。”赵娜说,有时候看着捐献者的眼神,她的心里也是深深的无奈。

采访中,记者从捐献者亲属的讲述中了解到,有的遗体捐献者或器官捐献者是顶着家属的不同意见捐献的,有的是家庭一致的愿望……他们多数都是尽己所能、为社会做点贡献,这些心愿是可贵的,值得我们留下来,让更多人了解。

新闻推荐

济南下周要开两会了其中人代会已确定10日开幕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郑心茹)昨日下午,济南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44次主任会议。会议研究确定了关于确定济南市...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心愿偕终老夫妻同签协议捐遗体 一方健在的现有22对)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