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获悉,市中区十六里河、兴隆
等街道办事处的31个自然村,将在7月1日前实
现数字电视全覆盖。这也意味着,市中9600户村
民从此告别没有数字电视可看的日子。另据了
解,市中将在有线数字电视传输平台的基础上搭
建“数据传输平台”,开设社区风采、党政服务、公
共服务、便民服务、平安社区、幸福社区等板块,
实现“智慧社区信息服务平台”的各项功能。
早在2009年底,济南广电投入大量资金实现了全市已通电自然村的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有线电视光缆已经通达到市中区的所有自然村。但受经济收入和村民思想意识等因素影响,尽管当时采取了大规模宣传、集中入户让利优惠等活动,但是村民安装有线电视的积极性仍然不高,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作停滞。后来由于旧村改造、道路扩建等城市规划工程的实施,部分有线电视网络基础设施遭到破坏,致使当地31个自然村的村民一直无法看上有线电视。
十六里河和党家未开通有线数字电视的村落,地形地貌复杂、村庄分布偏远、住户零散,数字电视宣传发动、入户安装施工难度大,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较大,预计建设机房2座,架空光缆干线68杆公里,支干线100余杆公里,铺设电缆200余公里,将原计划今年12月完工的工期压缩提前至“七一”之前,把党的声音传达到千家万户。在今年的市中区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建议和议案,解决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1个自然村、兴隆街道办事处9个自然村、党家街道办事处10个自然村、陡沟街道11个自然村近9600户村民看不上有线数字电视的问题。
据悉,市中把推动辖区内有线数字电视覆盖、开展农村“智慧社区”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筹集专项资金,由区文化局牵头,联合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共同开展十六里河、兴隆、党家、陡沟等办事处有线数字电视未覆盖自然村的村村通惠民工程。
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强力推进有线电视户户通工作的深入开展,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合本地特点的技术手段实现村村通、户户通,搭建起党群之间的新型桥梁,提升市中新农村建设新形象。
(本报记者 王立冰 通讯员 宋立源赵刚 刘娟)
新闻推荐
他们为济南的文物“上户口”——市博物馆文物普查工作的那些人和事
▲文物藏品拍照▲老中青传帮带体现在工作各环节中□本报记者 赵晓林 通讯员 李晶“长127厘米、宽46厘米,画心有污渍、水渍,天头小开裂,基本完整……”近两年来,济南市博物馆的一间房间里,不时...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