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悦 作
重拳出击制假售假黑窝点,去年查办案件626起,罚没款661.08万元,同比增长37.7%;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去年接收公众诉求9158件,立案查处299件,占全年查办案件总数的47.7%,同比增长66%;
专项整治违法广告,去年监测并移送工商部门违法广告2047件,同比增长140.8%……稽查,是食品药品监管的一把钢刀利剑。2014年,全市食品药品稽查人员在监管体制改革、人员划转、队伍整合的复杂形势中奋力前行,不断刷新过往成绩。
2015年刚刚步入5月,稽查数据再次被刷新——全市已接收“四品一械”群众诉求5449件,查处案件350起,罚没款211.51万元,向公安部门移送案件10起,刑拘2人。随着办案力度的加大,稽查能力的提升,今年的稽查办案数量和质量将实现双提升。
2014 守住食药安全底线,成效显著
去年5月,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联合市公安局侦破一批销售假药非法经营医疗器械的美容诊所,捣毁黑窝点9处,抓获嫌疑人25人,追究刑事责任9人。近年,类似这样“大快人心”的案件比比皆是,不仅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也营造了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案件的成功告破离不开12331作为稽查案源主渠道作用的充分发挥。据了解,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热线开通3年以来,已实现与12345市民热线有效对接,建立了全系统统一管理的24小时运行的投诉举报受理中心。去年,全系统共收到各类公众投诉9158件,其中咨询服务类6885件,投诉举报类2273件,在市稽查支队及各县(市)区局的努力下,投诉举报交办件办结率达100%,满意率达97.2%。
除了稽查办案之外,食品药品稽查人员还需要保证辖区内各项重大活动的安全无虞。特别在去年,山东省全面下放重大活动食品安全重大保障工作,对此,济南市稽查人员实行全程驻点监管,圆满完成56起省市级重大活动保障任务,实现零事故。
2015 发现一起严打一起,绝不姑息
敕法以峻刑,诛一以警百。在当前影响食药安全的“潜规则”根深蒂固、自律意识缺失的情况下,食药安全不仅是产出来的,管出来的,还是打出来的。2015年,全市食品药品稽查工作决心瞄准违法者的要害和痛处,发现一起严打一起,绝不姑息。
●火眼金睛
深挖细小线索“办大案”
在日常监管、投诉举报、监督抽检、舆情监测、网络媒体等渠道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从细微之处发现大问题,从表面现象发现“潜规则”,查处一批大案要案。
“稽查工作打出声威要体现在查办大案要案的数量和质量。”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孙法星表示,稽查办案特别要克服当前薄弱环节,加强稽查与日常监管的衔接,善于从日常监管中发现线索,善于从细小线索分析入手。“今年将把各县(市)区稽查办案情况列为考核重要内容,并加大考核权重。”
●依法查处
把每起案件都办成铁案
“**药房销售质量可疑药品,被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公司生产的避孕套不符合标准,被处以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阿胶制品销售公司标签标注虚假内容食品,被处以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2月16日,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首次向社会公开行政处罚案件信息。随着《济南市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试行)》的出台,今年起,受到行政处罚的违法食品药品企业信息都将被公开“晒”两年。
“建立案件信息常态化公布机制,落实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主体责任。”孙法星表示,在公开监督下,更需要稽查执法人员树立牢固的法治意识。“从立案到执行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依法实施,确保每个执法行为都于法有据,每个处罚决定都‘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罚适当、程序合法\’,使每起案件都能办成铁案。”
●大稽查
织就稽查办案“天罗地网”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违法案件往往呈现涉案人员复杂、涉及面广、流动性大、跨地区交易频繁等特点,今年,市食品药品稽查工作要求改变传统的“单项推进式”稽查方式,探索建立联动立体查案机制,构建“大稽查”格局。
系统联动
各县(市)区局间建立互动机制,对兄弟单位发来的协查函,高度重视,及时回复;查办案件中发现的线索,涉及其他县(市)区局的,主动向兄弟单位移交;业务处室日常监管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移交。
周边联动
支队牵头,推动建立“省会城市都市圈”7个城市的稽查协查联动机制,与毗邻建立稽查联动,形成信息互通互报、资源互享互用、人员互动互利的协作关系。
部门联动
加强同公安等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弥补检查人员在执法权限上的不足。
城乡联动
各县(市)区局充分发挥食药监管所是执法尖兵和发现问题、查案前哨的作用,推进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的监管办案模式,使稽查办案网更宽、更密。﹃食药稽查﹄重在改变﹃等案上门﹄
成绩固然可喜,问题却不容忽视。
去年,济南市查办案及罚没款数量较往年大幅提升,但将这一数据与全省数据横向对比来看并不光鲜。去年,全省系统共查处违法案件41183件,罚没款18660.02万元。济南市查处的违法案件和罚没款分别仅占全省的1.52%、3.5%,远低于平均值。去年各县(市)区局合计罚没款不足400万元,个别区甚至出现了案件查处及罚没下滑现象。
这就值得我们深思了。食药案件查处及罚没款少,是否意味着这个辖区的食品药品状况好?非也。
有些地方案件查办不是靠主动去发现、挖掘案件线索,而是习惯于“等案上门”;有的地方稽查办案方式僵化,查不出问题,更不可能形成大案要案;有的地方对交办案件敷衍应付,拖延调查,上报案件查处信息不及时,甚至出现交办件找不到的现象;有的地方因顾及企业发展、当地影响、熟人说情等非法定因素作祟,将“大案化小”……
2015年,舌尖“护卫队”之路任重而道远。当前,食品药品产业基础仍然薄弱,违法行为仍然高发频发。“食药稽查”要真正把威力发挥出来,利用强力而灵活的执法手段,主动出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不消极接受其他部门转移的案件。让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意识到,“食药稽查”的存在,就代表着违法牟利的操作空间会越来越小。
新闻推荐
张宇溪 作小朋友,你心中的食品安全城是什么样子?你认为的健康食品应是如何生产的?日前,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启动第三届“食药安全杯”中小学生漫画比赛,希望通过漫画这一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食药...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