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
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
听到这首歌,不少人都自然联想到浏阳河酒的广告。曾经靠走“名人、名河、名酒、名歌”路线的这一湘酒品牌,一度成为国内白酒行业快速崛起的一个神话。
如今,神话的泡沫被吹破。近日的停产风波,更让浏阳河酒在泡沫吹破后的衰落现实,被深刻地剖析给公众。这个曾风头十足的明星品牌被推到了风口,给正处于行业深度调整期的品牌酒企们,提供了一个反面的参考样本。
停产风波
高管辟谣,舆论持续发酵
5月10日,一则“浏阳河酒正式停产”的消息引爆网络。该报道援引一份《紧急通知》内容称,“公司(浏阳河酒)目前已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生产、销售全面停滞,也无力继续维持公司员工的各项开销。自本月起,全体生产及管理员工无限期放假,并停止各项费用及工资的发放。因放假时间过长,建议员工另谋职业。”
消息一出,瞬间在白酒圈里炸开了锅,各路媒体纷纷跟进。本报记者也就此问题致电浏阳河酒,工作人员在请示领导后表示不便接受采访。不过,此后浏阳河酒销售总经理陈建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进行了澄清。
他表示,只是位于浏阳市的永安名酒城暂时停产,并非“全面停产”,公司正在另一个基地代加工生产。另一个基地在哪里,陈建波称在与浏阳河战略合作的新资本方那里,不过因为涉及上市公司,暂不方便透露。
不过陈建波的辟谣,并未就此给这轮停产的舆论风波画上句号,舆论持续发酵,媒体又相继深度挖掘和剖析浏阳河酒遭遇发展困境的种种原因,一并把“发家史”和“衰落史”抖了个底朝天,让这一曾经的白酒明星品牌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浏阳河作为五粮液最早一批代工品牌,借助五粮液的影响力,走“名人、名河、名酒、名歌”的营销路线,特别是2005年与超级女声的合作,一时间名声大噪,成为国内白酒品牌中炙手可热的产品。如今以这种方式再次进入舆论风暴,不禁让人唏嘘。
战线收缩
退守本土,济南市场难觅
浏阳河酒进入舆论风暴中心,市场有何反应呢?记者首先走访了济南市场。
据了解,浏阳河十几年前就进入济南市场,其间更换了多个经销商,销售状况和其之前国内其他市场的表现不尽相同,一直没有过“大红大紫”。近日,本报记者探访了段店、匡山等酒水批发市场,以及泰山名饮、大润发等渠道,均未找到浏阳河酒的身影。
运营浏阳河“绵柔老窖”系列的山东德道酒业有限公司,网站显示的地址在济南市槐荫区经十西路,而记者找去时已搬走。致电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韩先生,他们早已搬到了德州市平原县,仓库在那里。
德道酒业和浏阳河签有协议,是“绵柔老窖”系列全国独家运营商。韩先生表示,公司原来设在济南,是考虑到区位优势,业务人员出差也比较方便,而济南市场一直没有做。对于近日浏阳河酒陷入的停产风波,他也一直比较关注,销量上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很大,目前产品还正在销售。
山东省湖南商会副秘书长刘绍文说,作为在济南工作生活的湖南人,并且之前从事餐饮行业,对湘酒业比较关注,近两年浏阳河在济南市场确实在萎缩。
有业内人士称,浏阳河酒旗下品牌包括绵雅、年份酒、醇香等多个系列,有蓝瓶、红瓶等多种包装,产品面宽,品牌多。虽然在行业调整期面临较大竞争压力,但一些经典品种,如青花瓷系列、50年庆典系列,还是有相对稳定的消费群。
不过正如济南市场的现状,浏阳河酒正在逐渐退守到本土。其实早在去年,就有媒体曝出浏阳河未来将采取“区域聚焦、突出重点、各个击破”的策略,通过湖南核心样板市场辐射和拉动全国市场。但是现在深陷停产风波的浏阳河,能否还能实现这一销售预期,不少人并不看好。
偏离航道
沉醉上市,荒废主业尝恶果
原本风光无限的明星品牌浏阳河,走上衰落的下行通道,不少人把主要原因归于其过度沉醉于上市和借助于资本杠杆,却荒废了主业。
浏阳河酒的历史可追溯到1956年建厂的国营浏阳县酒厂,1998年9月,湖南常德人彭潮以4000万元价格永久性买断浏阳市酒厂的浏阳河酒商标。起初,浏阳河系列酒由五粮液生产,浏阳河酒业负责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2007年浏阳河酒业与五粮液合作期满。浏阳河酒业开始打造自己的白酒生产基地。进入实业后的浏阳河酒业背上巨额债务。同时,为寻求上市,从资本市场引入的新兵与旧将引发的内杠,为此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由于资金缺口急于登陆资本市场的浏阳河酒,单独上市未果后又三次需求“借壳上市”,结果都以失败告终。不过针对近日的停产风波辟谣时,陈建波透露,浏阳河酒业谋求上市的方向和目标没变,资本运作仍在有计划地推进。
而资深白酒专家晋育锋对此却并不认同,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上市而上市,浏阳河在引入风投时略显盲目,随后的业绩对赌让处于行业调整中的浏阳河酒失去方向,荒废主业,本末倒置。
同时,行业“寒冬”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原本越走高大上路线的“名酒”,如今转型期遇到的困难可能越大。这不由又让人想到之前的之前的央视标王“秦池”,短暂的风光过后,就从公众视野中销声匿迹。
样本意义
丢掉根基,品牌酒企难为继
国内白酒经过黄金十年发展,现在正处于行业深度调整期。浏阳河酒遭遇的困境虽是个案,但对转型期的酒企来说,不失为一个可参考的样本,具有一定的警醒意义。
业内专家称,立基市场、固定消费群、品牌力和资本力,是酒企在行业调整期生存发展之本。失去这些根基的品牌酒企,接下来都将面临出局的风险,一部分企业接下来都会为曾经高速扩张的行为买单。白酒产业将进入整合小高潮,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因为扛不住这轮调整而退出。
面对新的市场形势,品牌酒企们在保持抓住根基的同时,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也应相应调整,之前那种“名酒”“贵酒”路线肯定也走不通了。对此一些酒企就行动比较迅速,如琅琊台酒近两年来,不断提高产品性价比,近期推出的小青白系列迅速打开市场,就是典型的例子。与此相同的还有泸州老窖重磅推出的亲民“高兴”系列小酒,也取得不俗的业绩。
济南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征说,中华酒文化源远流长,白酒行业依然有发展潜力。酒企只要做好主业,不急功近利,回归到大众消费的轨道,经过转型调整后会更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张宇溪 作小朋友,你心中的食品安全城是什么样子?你认为的健康食品应是如何生产的?日前,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启动第三届“食药安全杯”中小学生漫画比赛,希望通过漫画这一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食药...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