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足球梦如何延续是个问题 记者谢永亮 摄□本报记者 孟祥祎 郭吉刚 实习生 谭旭升
中国未来的顶级足球人才哪里找?小学层面的校园足球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普及还是为了竞技?这是仁者见仁的问题。不过,足球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不少足球明星是从校园里走出来的。当普及面很广后竞技水平自然水到渠成,不过需要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从小学直接步入“职业”,这也是校园足球的一项使命。
孙晓彬 梦想做鲁能的“内斯塔”
16岁,在中国本应是坐在课堂里为考上理想学校而努力的年龄,不过依然有不少孩子在为自己儿时的足球梦努力着,孙晓彬就是其中之一。
从小就喜欢体育的孙晓彬刚开始练的是田径,小学四年级开始接触足球,由于身高优势明显,教练给他的定位是中后卫。
育晖小学是孙晓彬足球生涯的起点,现在谈到在母校练球的日子孙晓彬依然记忆深刻。“我们曾经在济南市的一项比赛中夺冠,获得最佳射手的我回校后成为校园明星。学校为了提高足球热情,把11月定为足球月,11月的第一个周是‘孙晓彬\’日,当时我非常非常兴奋。”孙晓彬回忆道,正是通过这件事坚定了他踢球的想法,随后鲁能足校到育晖小学选人,孙晓彬决定一定要进入足校,今后走职业化道路,对于儿子的决定父亲予以支持。
来到鲁能足校后,孙晓彬正式接受系统训练。由于很多队友都是从小就来到足校,他们的基本功很扎实,孙晓彬感觉到了差距,后来随着教练的指导和自己不懈的努力,他进步飞快,一步步追赶上来。
鲁能足校教练徐海鹏如此评价这个孩子:“他的技术和基本功都可以,但现在一直跟着97、98年龄段踢,前几年打的比赛不算多,总的来说还是有点吃亏,但未来还是很有希望。”李敬萱 曾经入选国少的“马晓旭”
众所周知,开展校园足球一般是以男足为主,但济南市大金庄小学却另辟蹊径,率先组建了一支女足。
今年已经16岁的李敬萱是当年大金庄小学当仁不让的核心球员。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在教练杨同贵的带领下,李敬萱开始了足球之路。杨同贵谈到自己爱徒时感慨颇多:“她的家里还有两个弟弟,每天上完课后训练,训练完赶紧回家照顾弟弟,对于一个还上小学的女孩子来说非常辛苦,不过李敬萱的学习成绩一直很稳定,在足球方面,她在2012、2013年连续获得山东省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小学女子组最佳射手。”
杨同贵说:“作为前锋,李敬萱左右脚较为均衡,性格沉稳,踢球时大局观极强。她刚入队时不算很出众,但凭借自己的努力,渐渐地从替补变为主力。她的特点就是敢打敢拼,在场上不畏手畏脚,比较全能,有点‘马晓旭\’的影子。
现在的李敬萱是一名初三学生,繁重的学业没有阻挡她继续踢球的梦想。初二时,李敬萱被选入国少队30人大名单,虽然落选22人最终阵容,但这已经足以表明她的能力可以立足校园足球甚至是职业足坛。记者观察
校园球星的成才之路
在国内,有天赋球员的成长情况一般有这几种:一种是拿钱进足校,这种开支比较大;另一种是通过校园足球被足校选去,但这种情况少之又少,而这也是当前校园足球出路难问题的一大根源。据鲁能足校统计,到目前为止,小学毕业后前往鲁能足校接受专业系统培训的孩子总共有28人,但只分布于3所合作单位,分别是济南市韩同江少儿足球训练营6人,济南市育晖小学8人,济南市体校14人。
济南搞校园足球的学校不在少数,但与鲁能建立合作关系的只有3所,绝大多数学校很难给孩子们今后的足球梦找到明确出路。
作为小学层面的校园足球来说,培养球星其实非常不容易。为数不多的专业足球教练、拥挤的足球场地、繁重的学业及残酷的升学压力,这些都是限制校园足球产生巨星的因素。
通过对济南足球特色小学的探访,记者还发现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如何让孩子们在小学和初中之间继续踢球实现无缝对接成为当务之急。不少学校表示,他们早在2009年就开始大力普及校园足球,经过6年的耕耘,目前的普及面已经是非常广,但因为对口中学不重视足球,仍然有不少有潜质的孩子却无法延续自己的足球梦。
新闻推荐
时报讯 (记者石晓丹)昨日,中国作家网发出公告《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公告》,公示了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目录。目录显示,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共计符合参评条件的作品252部,其中共有13位作家...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