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济南文学的“清明上河图”

来源:济南时报 2015-05-12 01:27   https://www.yybnet.net/

济南出版社出版的限量版《济南文学大系》丛书 记者郭尧 摄著名作家老舍将济南视为他的第二故乡 记者王锋 摄□本报记者 江丹

近日,《济南文学大系》 出版问世。这套大系共十卷,收录了自古至今济南作家的作品和外地作家书写济南的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与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对于济南文坛来说,这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但对于更多非文学专业的市民来说,则可从这个庞大的济南文学体系中看到一些陌生或者熟悉的济南风貌。

古诗词里的济南:北方老城弥漫水乡韵味

“陟彼历山兮崔嵬,有鸟翔兮高飞。瞻彼鸠兮徘徊,河水洋洋兮青泠。深谷鸟鸣兮莺莺,设罥张置兮思我父母力耕。日与月兮如往驰,父母远兮吾当安归。”虞舜的这首原载于《乐府诗集》卷五十七的《思亲操》,被列为《济南文学大系》的开篇。在下面的来自《古今乐录》的注释中,解释了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舜游历山,见乌飞,思亲而作此歌”。

作为历史上“三皇五帝”俱乐部成员之一,虞舜重华先生是济南远古文明的杰出代表。农业史上有舜耕于历山,让人备感农耕社会久远深重;音乐史上有舜作《韶乐》,后人孔子欣赏后“三月不知肉味”;文学史上则有这篇《思亲操》,将济南文学史的起点向前追溯到数千年前。你看,远古时代的济南人,也不只是为了生存日日劳作渔耕,他们也有诗歌这种精神追求和享受。

《济南文学大系》便是从远古伊始,按照岁月的轨迹,捡拾、擦拭那些或遗落、或蒙尘的文学明珠。包括早已众所周知的文学作品,同样收录其中,继续发挥它们的光芒。据《济南文学大系》总主编刘玉民介绍,它不仅收录了济南本地作家、济南籍作家的创作,还有外地作家书写济南的作品。于是,从《济南文学大系》中你可以读到李邕、李清照、辛弃疾等济南文人的作品,也可以读到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古风·昔我游齐都》、杜甫的《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以及欧阳修的《留题齐州舜泉》、苏轼的《阳关词·答李公择》等。《济南文学大系》与其说是一部济南文学作品的总汇,不如说是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济南文学的清明上河图。这座老城的风光民俗在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的变迁里已经有了诸多变化,但从王玲主编的《济南文学大系·古代诗歌卷》中,那些留存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还能读到老城的一二风韵。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在李清照的笔下,济南的一些湖泉实际是藕田一片,少女泛舟其上,鸥鹭受惊飞起。如今,我们会特意挑一个闲暇时间看泉游湖,但是李清照生活的那个年代,那些泉啊湖啊就在老百姓每天的琐碎日子里。

书法家赵孟頫的《趵突泉》一诗里写道,“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愁东海枯。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兴孤。”这样的气势磅礴的趵突泉和大明湖也只能从古人的文字中阅读一二,彼时的华不注山周围是水域沼泽。

如果不读那些古人的诗,你可能不会知道,济南的黄台一带曾具有江南水乡的风韵,那里曾经有名的不是电厂,而是码头。金代书画家、河北易县人士任询记录的黄台,是这样的景象:“便欲移家渔市侧,轻蓑短棹弄扁舟。”或者“深绿淡黄州渚冷,败荷无数似临平。”还有一次,黄昏时分,晚霞红光,他从黄台的绿柳桥边穿过,回到住处后,“浑似江乡一梦间”。现当代文学里的济南:就在我们的生活里

如果说《济南文学大系》古代卷里的济南,是一个在时间轴上距离我们已然甚远的陌生济南,那么它的现代卷和当代卷则提醒着我们刚刚过去的济南昨天。在由侯林、侯环主编的《济南文学大系·现代卷》中,第一篇是刘鹗《老残游记》中的作品。很多济南市民对《老残游记》的印象停留在“家家泉水,户户垂杨”,鲜少有人读这部作品里跟济南有关的更多文字。你想知道老残在铁公祠处看到的佛山倒影有多美吗?“……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互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

今天,佛山倒影已难再见,但是千佛山依然葱翠,大明湖依然澄澈。徐北文在他的诗歌作品《荷情》里是这样写的:“大明湖畔乍相逢,柳是长眉水为瞳。荷叶一枝权作伞,半天烟雨绿蒙蒙。”只不过,再想从大明湖南望千佛山,只能被林立的高楼大厦和质量差强人意的空气遮了视线。

由杨健主编的《济南文学大系·当代诗歌》卷里的济南则是我们所熟悉的济南。“东风送暖百花香,开到芙蕖韵满塘。一片清芬无限意,大明湖畔柳丝长。”这是郭沫若写的济南,几十年后的暮春初夏,济南的大明湖畔依然是这般模样,花香四溢,垂柳依依。

那时候的济南生活又是怎样一幅图景呢?曾在济南南圩子门里念小学的季羡林在他的《回忆新育小学》一文里是这样介绍的:“李老师带着我们全班到大圆池附近去种菜,自己挖地,自己下种,无非是扁豆、芸豆、辣椒、茄子之类。顺便说一句,当时西红柿还没有传入济南,北京如何,我不知道。”季羡林的这篇文章里,小孩子眼里的生活除了蔬菜,还有英语。那时候的小学课堂上,学生除了要学习基础的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等,还要学习英文:“另一件事是,李老师辅导我们的英文。认识英文字母,他有妙法。他说,英文字母f就像一只大马蜂,两头长,中间腰细。这个比喻,我至今不忘……”

除了蔬菜,还有庙会,“济南的重阳节庙会(实际上是并没有庙,姑妄随俗称之)是在南圩子门外大片空地上,西边一直到山水沟……有马戏团、杂技团、地方剧团、变戏法、练武术的、说山东快书的、玩猴的、耍狗熊的等等……卖米粉、炸丸子和豆腐脑等的担子,卖花生和糖果的摊子,特别显眼的柿子摊——柿子是南山特产,个大色黄,非常吸引人,这一切混合起来,形成了一种人声嘈杂、歌吹沸天的气势,仿佛能南摇千佛山,北震大明湖,声撼济南城了。”

新闻推荐

荣凯说法婚前财产引争议离婚了房租归谁?

案情:小凯的父母以小凯的名义购买了一套三居室住房。2002年,小凯与小娟在这间房里结婚。婚后,小娟单位调整住房,按照房改政策分得一套二手两居室,并用双方工龄购买。夫妻两人搬到这个二手两居...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2015-05-12 01:27
评论:(济南文学的“清明上河图”)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