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20岁参军抗日,硝烟战火中身边的战友不断有人受伤、阵亡,9旬老人眼中的抗战记忆格外深刻 夜色中,背着炸药包去炸鬼子炮楼

来源:淄博晚报 2015-06-07 16:50   https://www.yybnet.net/

1944年入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左腿曾被炸弹炸伤,左胸口接近心脏位置被子弹穿透,9年硝烟战火中幸存的他如今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日前,记者在91岁的抗战老兵朱和福家中听他讲述了日军侵华时的累累暴行以及自己所在部队的抗战史。

年少离家每一声枪响都牵动着母亲的心

20岁时,朱和福怀着一腔热血参军抗日,从此与家人再无音讯联系,即便是跟着部队在村子附近打仗时也无法回家探望。

儿子在外参军打仗,每一声枪响,每一场战役都揪着母亲的心。1944年,朱和福老家所在的北安村附近的一场战役过后,朱和福的母亲听说在附近的仁和村埋了很多死尸,整整一天一夜,她就像疯了一样一个人在尸体堆中搜寻着朱和福的身影。

1944年离家后,直到1948年解放济南,朱和福才有机会第一次回到家中。虽然只在家中呆了短短的九天,但平安的消息已经让家人安心不少。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20岁离家,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31岁复员后的朱和福这才归家、娶妻、生子,过起了正常的生活。

硝烟战火9年战场生活他已看淡生死

“刚参军打仗的时候我也很害怕,后来打得多了就不怕了。”朱和福告诉记者,抗战时期,为了占据有利地形,他们所在的部队经常需要自备干粮去山上打仗。一场战役常常持续一两天,硝烟战火中身边的战友不断地有人受伤、战亡。刚参军时,朱和福也会害怕,打仗的次数多了,朱和福对生死也就看淡了。“枪声一响,即使有人受伤了我们也不能停下脚步,部队后面有收容队会替我们照顾受伤的战友。”

“趁着夜色逼近炮楼,把炸药包靠在炮楼底部的墙上,并迅速引爆。有时候能把整个炮楼都炸倒,有时候只能炸出一个洞。”朱和福说,抗日战争的时候,因为武器不如对方,我军基本都是打游击战。那时候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围攻日军的据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炸炮楼。“一般一个炮楼里有两个日本人,其他都是伪军。1945年,我们在磁村的炮楼里炸死了一个日本兵,活抓一个日本兵。”谈起往事,打胜仗的兴奋,与战友生死离别的悲愤,国仇家恨,一幕幕浮现在他的眼前。

享受人生从未给孩子讲过抗战故事

1945年,朱和福所在的部队接到上级通知称日军已经投降,他们便准备跟着大部队向大城市进军。行至章丘车站附近时,通讯员第二天一早便传来了“日本鬼子打过来了”的消息。就这样,朱和福的部队与日军在城外的树林进行了最后一战。“鬼子的目标是我们后面的司令部,我们的任务就是截住鬼子,他们把我们圈到树林里,我们就边打边撤,最后撤退到山上和他们打了起来,这是我们和鬼子的最后一仗。”国仇家恨涌上心头,老人感慨万千。

如今,91岁高龄的朱和福身体仍然硬朗,他每天都坚持出门遛弯,有时回村里和其他老人聊聊天,有时自己去赶集买些家里常用的物件。“父亲从未给我们讲过自己抗战的历史,问起的时候,父亲都说那个年代打仗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正常,没什么好说的。”朱和福的女儿告诉记者,从战争年代走过来,老人心态反而更加平和,也更懂得享受人生。如今,朱和福每天都按时收看新闻,几乎每一部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他都会认真观看。

(晚报记者张丽通讯员唐帅)

新闻推荐

淄博市开展非法旅游包车集中整治专项行动 3辆违法车辆“落网”

...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济南名泉面临停喷2015-06-16 16:49
评论:(20岁参军抗日,硝烟战火中身边的战友不断有人受伤、阵亡,9旬老人眼中的抗战记忆格外深刻 夜色中,背着炸药包去炸鬼子炮楼)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