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杰张建芳杨浩
经历了3年猪价低迷,持续16个月养猪亏损后,生猪价格从今年4月开始上涨,最近几周“暴涨”。这意味着,史上最亏损“猪周期”结束,从最惨痛的谷底步入上升通道。
7月13日-7月19日这周,据全省25个集贸市场价格定点监测,活猪价格为17.25元/公斤,同比增长35.19%。猪肉价格为27.56元/公斤,同比增长25.16%。
供应量减少,资本流向生猪市场
7月22日上午,在济南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从事猪肉批发零售的摊主袁先生说,五花肉当日批发价格为13元/斤,前肘为12元/斤,后肘和排骨为12.5元/斤,每种肉的价格较上个月都上涨了3元左右。从事两年猪肉批发买卖以来,这是他见过的最高价。
不过,袁先生说,成本也在上涨,白条猪11元/斤,大型养殖户的活毛猪8元/斤,散养户的活毛猪9元/斤。现在自己平均每天能卖500斤猪肉,赚的钱和之前差不多。
省畜牧兽医局高级畜牧师李守远说,是供应量锐减造成了猪价恢复性上涨。经过3年多调整,生猪存栏量环比自2014年10月开始下降,至今累计降幅达11.7%,已经降至2009年以来同期的最低水平。他从一线了解到,能繁母猪存栏量自2013年2月份开始呈持续下降态势,截至2015年6月份累计降幅超过20%左右。
有个现象引起李守远的注意。“第二、第三季度,育肥猪存栏量相差无几,但价格却相差很大。”他说,生猪产业已经不能用原来的“猪周期”去分析了,互联网、资本市场放大了经济周期的不确定性。
他从资本流向这个独特视角,分析这一轮的猪价上涨:降准、降息形成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实体经济又不能吸收过于充裕的货币信贷,资金便大举流向了股市。“六月中旬后股市震荡,一大部分资金又从股市里流出,只有到大宗商品市场包括生猪市场寻求出路。”
他留意各养猪行业上市公司公告发现,很多公司在5月底、6月初有一系列的动作,从上游种源整合,到互联网金融、电商等等,这对6、7月份生猪价格上涨,也有助推作用。
猪价“飞天”可能性不大
莘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年出栏生猪120万头。“最近猪的出栏价格最高达到了18/公斤,终于熬出来了!”莘县东信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光磊兴奋地说。
吴光磊的养殖棚占地3000多平米,有160头种猪、4000头商品猪。2013年建厂后,他就赶上了行情“大跳水”。贷款压力、赔钱压力一时让他萌生退意,但是他硬撑下来了,“只要猪健康就有希望”。
但是散养户就很难存活下来了。吴光磊给记者算了笔账:以养殖10头种母猪来说,散户需要一次性投入10多万,从种猪怀孕、产仔、育肥、出栏得一年的时间。以去年的价格,每出栏一头猪赔300元左右,100头猪就赔3万元。但是如果一个人外出打工,不用投入,一年最低也能赚3万多元。
“赚三万、赔三万”,直接打击养殖户的热情,养殖热情降低对猪的管理也就散漫了,造成了疫病增多,死亡率高,最终导致被淘汰。最近两年,全国10头以下种母猪,100头以下育肥猪的养殖散户几乎被淘汰干净,剩下的大都是规模化养殖企业。
李守远说,从全省层面看,中小型猪场存栏量整体下降,散养户部分退出生猪市场,规模猪场整体生产水平提升较大。去年价格最低时,有个散养户实在负担不起养殖费用,把猪全部卖给了吴光磊。
第四季度育肥猪存栏数量会更低,要是按供应量来判断,猪价真要飞上天吗?李守远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多养不一定多挣钱,少养不一定少挣钱。”他提醒,在各方因素不确定的情况下,对当前生猪市场应有足够的理智和冷静,切忌急上急下。养殖户更应该优化猪群结构,注重猪群生长空间。
一家养殖场的抗风险策略
□赵洪杰张建芳杨浩
7月22日,记者走进莘县恒盛养殖场,在自动化养殖棚内,养殖场负责人孙章峰正在操作自动控温设备,养殖棚内温度比室外低了5℃。
温度可调节、喂料给水、控温调湿、清粪保洁都是机械化全自动,孙章峰的养殖棚可以称得上猪的“豪宅”了。
孙章峰2005年开始养猪,经历了2007、2008年的价格高峰期,也经历了这两年行情最坏的阶段,但是他的养殖场却在十年中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2013年投资100多万建起了4300平方的智能养殖棚9座。他说,正是这批高标准养殖棚,让他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
“越是行情不好的时候,越要把猪养好,多产仔、缩短出栏周期、提高成活率、杜绝疫病发生,这样才能增加收益、降低风险。”他说,猪的生长也需要舒适的环境,空调、地暖让猪舍四季如春,在这样环境下猪能提前15天左右出栏、产仔率能保持在最高;猪、粪隔离,养殖床下面的自动刮粪机随时清理,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下猪的抵抗力就会变强,疫病减少;老棚一个棚需一个人管理,现在九个新棚两个人管理,成本大大节约。“行情坏造成的损失,能从猪身上找回来。”
“舍得花钱、善于分析、勤于学习”是孙章峰成功的法宝。2014年11月,猪肉价格降到了冰点,一头猪育肥到出栏时的220斤,赔300元左右。承受不住压力的养殖场开始抛售种猪,但是孙长峰却看到了商机,当时果断引入70头种母猪,每头花费1200元,比正常价格低了600元。
“现在猪肉行情那么好,我低价引进的这批种母猪产的仔正好能赶上中秋节这个节点出栏,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这次算赌对了。”孙章峰高兴地说,好猪肉价格也高。他养的就被一家食品公司相中,作为生产肉松的原材料。
新闻推荐
□于国鹏7月20日,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组织的山东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媒体采访活动正式启动,媒体分赴济南、青岛、济宁、日照、潍坊、威海、东营、烟台等多市到第一线...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