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楠张素华王静雯报道
本报济南7月21日讯上半年“气质”考核结果今天揭晓,17市“气质”均实现改善,省级共向市级发放生态补偿资金9821万元。其中,临沂市获得省级生态补偿资金979万元,居全省上半年“气质”改善首位。这是记者从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2015年上半年全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据省环保厅副厅长葛为砚介绍,上半年全省4项大气主要污染物指标均实现较大改善:PM2.5(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7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4.6%;PM10(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为13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1.6%;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5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1.5%;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2.8%。
具体到17市,PM2.5、PM10、二氧化氮3项指标的浓度各市均实现同比改善,其中,PM2.5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的是临沂(24.8%),PM10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的是烟台(17.6%),二氧化氮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的是枣庄(25.5%);二氧化硫仅滨州出现同比恶化,恶化幅度为1.3%,同比改善幅度最大的是临沂(35.4%)。4项指标绝对值最好的均是威海。
上半年,全省“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能见度≥10公里)天数平均为109.8天,同比增加了16.1天;重污染(AQI﹥200)天数平均为11天,同比减少了11.2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7.62,同比改善12.1%。
17市中,上半年“蓝繁”天数最多的是威海,达到172天,最少的是德州,为73天;同比增加最多的是济宁,增加35天,仅德州同比减少,减少了3天。重污染天数最少的是烟台、威海,为2天,最多的是德州,为22天;同比减少最多的是临沂,减少19天。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是此次发布新增加的一个重要指标,表现最好的是威海,为4.21,最差的是淄博,为9.52;改善幅度最大的是临沂,为18.6%;17市同比均改善。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中,臭氧这一新指标颇受关注。据悉,山东省正针对低空臭氧污染的最关键影响因素——VOCs(挥发性有机物)制定地方排放标准,梳理技术。
?相关报道见2版
新闻推荐
□记者田可新报道本报济南讯7月20日,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的儿童剧——《抗战中的孩子剧团》亮相宝贝剧场。据了解,该剧邀请原中央戏...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