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聂隐娘》海报(一)
8月27日,《烈日灼心》、《刺客聂隐娘》和《三城记》同时登陆中国内地大银幕。首日,以济南地区为例,三部电影的排片量分别是205场、138场和124场,都不及已经上映5天的《终结者:创世纪》的278场。
因为时间原因,笔者只看了上午场的《烈日灼心》和下午场的《刺客聂隐娘》。
在此前的上海电影节上,《烈日灼心》为曹保平拿到了金爵奖最佳导演奖,并让主演邓超、郭涛和段奕宏三人同获最佳男演员奖。《烈日灼心》印证了上海电影节后流传的好口碑:果然是一部既能迎合主流观众人群,又让挑剔的影评人和业内人士认可的优秀电影。
《烈日灼心》有一个相对精彩的故事和较为扎实的剧本,两次反转都合乎逻辑,而不像《小时代》等烂片那样,动不动就胡说八道,洒狗血剧情。在此基础上,导演几乎挖掘出了三大男星所有的表演潜质,让角色有血有肉、个性十足。
特别值得表扬的是,以前不怎么会演戏的邓超,在本片中贡献了他个人历史上最出色的表演:隐忍、成熟、稳定,不动声色地将一个徘徊在好人与坏人之间、内心无比挣扎的小人物演绎得淋漓尽致。
可以说,《烈日灼心》已经提前锁定了我个人的2015年度华语电影十佳。
(二)
与《烈日灼心》相比,《刺客聂隐娘》则有着更高的水准,更高的标准,以及对观众的更高要求。说句得罪影迷的话:实际上,侯孝贤导演的《刺客聂隐娘》人为地为观众设立了一个门槛。也可以说,本片的目标观众群仅是部分文艺青年、文艺中年、文艺老年、侯导粉丝及专业人士等。开个玩笑,文艺青年,可入;普通青年和二逼青年,非诚勿扰。
《刺客聂隐娘》为什么会对多数观众构成挑战,造成困扰,产生障碍呢?
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刺客聂隐娘》是反电影主流的。什么是电影的主流,简单说就是好莱坞商业大片。这种类型片,讲究的是故事简单完整,有因有果,有始有终。也就是说,你得让大家轻轻松松地看明白故事。然后调动各种技术手段,丰富各种剧情和细节。
《刺客聂隐娘》与其说故事也很简单,倒不如说它根本就没有故事。如果非说有的话,一句话就概括了:聂隐娘习得绝世武功,受师父之命回家刺杀表兄田季安。隐娘想了想,最后没杀,然后走了。
在叙事上,这部电影是碎片化的。在情节上,这部电影也是很弱的。而且这种弱,又是导演故意为之的。
淡化戏剧冲突,甚至不要戏剧冲突,该大干一场的时候,偏偏点到为止,甚至一笔带过,这正是侯导电影一惯的风格:不因细节影响电影的整体感。正如《刺客聂隐娘》的第一编剧钟阿城所说:“侯导的电影不求逻辑因果,不讲行为的完整性,却独强调整体质感,因而得了中国诗文并列法的神韵。”
(三)
除了不让你好好看故事,在《刺客聂隐娘》中,侯导还破天荒地让几乎所有的角色讲起了古汉语。这不是难为观众吗?去电影院之前,还得先恶补一下古汉语?我的理解是,讲一个中唐时代的故事,让那个时代的人讲那个时代的话,也是为了电影的整体质感。
这种情况,侯导本人也有先例。比如《海上花》中,所有的人都讲老上海话。再比如,梅尔·吉布森导演的《耶稣蒙难记》中,讲的就是古希伯莱语;而他的另一部电影《启示》中,讲的则是古印第安语。这些语言基本失传,据说是梅尔·吉布森专门找顶级语言学家一点点抠出来的。
据了解,《刺客聂隐娘》,光剧本就反复打磨了至少4年。编剧钟阿城和朱天文,都是优秀的小说家和汉语界的大师级人物。2011年春,当我把一份长达近4000字的采访提纲发给远在台湾的朱天文时,她回信说,最近忙着写《聂隐娘》的剧本,没有时间回复,等剧本完成后,再行回复。这一晃,就是2015年了。我的回复还没有等到,但《聂隐娘》总算出来了。
在故事、剧情和情节上人为设置障碍的同时,侯导却在技术手段上追求极致。可以说,在摄影、美术、服装、道具、外景、音乐、音效、剪辑等各个方面,《刺客聂隐娘》都无懈可击。每一帧画面,都是一幅美图。本片的拍摄花了9000万元,共拍了44万尺胶片,最后只剪出了不到110分钟的成片。不好的,全部剪掉;影响整体的,全部剪掉;戴立忍的戏,全部剪掉。可想而知,侯导是一个对自己多么苛刻的人。难道他是处女座吗?
结案陈词:《刺客聂隐娘》是华语电影的奇迹。它不是为市场而生的,而是为电影史而生的。
最后提醒观众两点:
1《刺客聂隐娘》是侯孝贤导演作品首次出现在内地大银幕上。
2冲着舒淇和张震去的影迷们,你们就省点钱吧。
新闻推荐
□记者王佳声通讯员管晓艳报道本报济南讯近日,工信部公布了国家首批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山东省有8个项目入选,居全国第一位。这8家试点示范项目单位分别为:海尔集团...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