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申红马桂路
“你看这一瓢水倒下去,立即就渗漏下去了,不会超过5秒钟。”8月17日,记者在济南二环南路建设工程现场,亲眼见证了这段“海绵”道路的喝水能力。据悉,这里在具备条件的人行道都铺设了透水花砖,建成总面积为1万平方米的透水人行道。根据计划,二环南路快速路工程将于今年年底竣工通车。作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区的一部分,道路建设者及时按照有关要求调整了方案,让道路实现“渗、蓄、滞、净、用、排”,一系列“海绵”措施让整条二环南路可以畅快“呼吸”。
两种“海绵”一次可喝水5000m3
在二环南高架桥下,隔不多远就会看到桥墩下有两个绿色的收水箱。项目部负责人介绍,桥面雨水经过高架雨水管道首先排入收水箱,当收水箱水蓄满时,通过上方的溢流口溢流到中央绿化带上。配合雨落管安装,二环南路全线将建成收水箱约220个,每个容量约为10立方米左右。再加上英雄山路立交桥下将要建设的容量为3000m3的蓄水池,两种收水设施全部接满能够收集5000m3雨水,可作为绿化用水。
二环南路工程设计将道路红线范围内的雨水优先汇集进入两侧的生物滞留带进行渗滤、滞蓄处理,将径流雨水用于补充地下水,发挥径流污染控制、峰值流量削减、水文生态修复等方面的作用。二环南路建设工程项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透水人行道、下沉式绿化带、门洞式路缘石、高架路主线墩柱下设置收水箱、英雄山立交用地修建蓄水池、结合地形设置植草沟和蓄水坝,这些“海绵”措施使城市可以吸收径流雨水。
景观提升让道路成“绿带”
在二环南路建设之初,就按照“一线两轴三带”的总体结构做了景观绿化。项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结合不同的文化氛围,打造不一样的绿色景观,绿化面积总计约24万平方米。
其中,在G104立交至英雄山路立交段为山地游赏带。此区域植物造景将以秋景为主,打造多彩炫秋景象,通过地形的起伏变化,道路绿化融入山地景观,形成自然的“层林绚秋、青石蕴绣”的山地游赏特色。而英雄山路立交至电力专科学校为休闲林荫带。这一区域以春季开花、夏季繁茂的植物为基调,突出夏季树荫匝地、花色清新的植物景观,展现“浓荫花带、竹简话史”的美景。绿化提升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可以为雨水渗蓄起到积极作用。
“海绵”们的加入,为二环南路绿化助力不少。在山东大学对面二环南路道路北侧人行道以北,记者看到结合山体坡度修建了一条植草沟,一方面可以收集山体雨水,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净化减少污染的作用。
在二环南路沿线山谷内,记者看到还设计了拦蓄坝,进行径流雨水渗透、储存与截污净化,实现径流总量减排、内涝防治、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多重目标,并通过生态堤岸、人工土壤渗滤等保障了景观水体水质。
“海绵”建设与道路工程同步完成
8月17日,记者来到二环南路快速路工程现场看到,英雄山路立交桥主体已建设完成,石坊峪、老虎洞山两处山体隧道也已全线贯通。地面道路方面,随着部分路段的陆续建成,大部分路段已经实现双向8车道通行。沿线的12条电缆线路有8条实现落地,剩余4条线路的线杆也将在月内拔除完毕。
项目部一位负责人介绍,英雄山路路口以东高架路部分现已实现贯通,其余也基本完成,仅剩位于英雄山路立交北侧拟与顺河高架南延连接的4联尚未完工。
“海绵”建设方面目前已完成山谷蓄水坝的坝体建设、英雄山路至扳倒井段门洞式路缘石安装,具备条件路段透水人行道已铺设完成,中央下沉式绿化带已种植完成14308平方米,完成五成以上。下沉式机非隔离带和下沉式树池带等试验段施工目前也已完成,各绿化施工单位正在积极准备苗木,待具备条件后根据季节情况全面展开苗木种植。计划11月底前完成具备条件的绿化施工及其他“海绵”城市建设内容,12月底与道路工程同步全面完成“海绵”城市建设。
下图:二环南路两侧都设置了下沉式绿地,路缘石有出水口将道路雨水引入绿地
新闻推荐
□记者李剑桥报道本报济南讯近期,为深入推进“新常态新作为”大讨论活动,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省发改委在全委开展“大建言”活动,发动广大干部职工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为促进全...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