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博小使者”品牌下最受欢迎的子活动,“快乐园地,手工拼宝”公益活动总是能吸引大批青少年的目光。(资料片)◆文化场馆不能止步于免费开放。要充分发挥它们的文教功能,还要开展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市民特别是青少年走进去,在参与实践中感受多姿多彩的城市文化魅力。济南市博物馆近年来着力打造的“文博小使者”,正是这样一个青少年服务品牌,截至目前,该活动共开展了数十次,使省城3万余青少年从中获益。而借由形式多样的活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市博物馆更真正成为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第二课堂”。
□本报记者田可新
本报通讯员尚海波
博物馆“变身”大课堂
“同学们,这里讲述的是济南公安事业的发展历史。”“瞧,这是警服的演变过程。”……日前,十几名省城小学生在济南市博物馆青少年活动部的带领下,走进了济南警察博物馆。孩子们看到了大量有关警察题材的展品和鲜为人知、客观翔实的档案史料,纷纷为公安干警危难之处显身手的大无畏精神所感染。
此次活动,正是济南市博物馆“探寻历史,走进博物馆”2015年系列活动的第10站,同时也是“文博小使者”暑期系列公益活动之一。
“文博小使者”活动始于2013年5月,由济南市博物馆发起并主办。围绕这一品牌,该馆依托济南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馆藏文物资源,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深受泉城小朋友及其家长的喜爱。
其中,“探寻历史,走进博物馆”活动自举办以来,已经带领千余名青少年走进10余所博物馆,帮助文博小使者建立“参观档案”,并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文字、绘画、摄影等形式记录下来,更推出了“我与博物馆”有奖征文活动,获得了泉城小市民的积极参与。
“青少年文博讲堂”则为孩子们打开了考古学、历史学、文物知识的大门,讲座专门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特别邀请一线文博青年专家授课,内容穿插大量工作趣事,通俗易懂,先后举办的“浅谈济南老建筑”“考古发现中的济南历史”“古玩收藏系列”等知识讲座,为加强广大青少年素质教育开辟了一方新天地。
“小讲解员培训”活动中,市博物馆设计了适合青少年的讲解词,聘请经验丰富的讲解员老师对他们进行培训,课程结束后,还合理安排讲解的人数和时间,由小讲解员自愿报名参与节假日或周末的讲解工作,共为济南市博物馆、老舍纪念馆及蔡公时纪念馆培养了500多名“小小讲解员”;而“快乐园地,手工拼宝”则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一项活动,该馆设计制作的20多套拼宝教具,于“五一”“国庆”等节假日期间在观众休闲区推出,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和成人参与……
依托社会资源开展教育
《博物馆条例》的正式实施,进一步强调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这也为促进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济南市博物馆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积极探索新模式,依托社会教育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活动,将“文博小使者”活动深化、品牌擦亮。
今年5月,由济南市博物馆、市中区教育局共同组织的“相约博物馆,润泽成长梦”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两家单位共同为“市中区德育实践活动基地”揭牌,并为新加入的“文博小使者”佩戴标志。300余名中小学生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观看历史视频、参观展览、体验文物拼图,并参与了“我与博物馆”有奖征文活动。
今年“六一”期间,济南市博物馆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举办了“博物馆里的宝”图片展,并提前进行了小讲解员的培训工作。一天半的时间中,市博物馆活动区域共接待了3000多名孩子,泉城宝贝们和博物馆“古城宝贝”的这次奇妙相遇,也成了该馆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教育活动的一次成功尝试。
此外,市博物馆还跳出单一文博思维模式,于7月19日举办了“陪孩子一起长大”亲子教育系列活动,活动邀请心理研究所专业讲师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借助博物馆教具开展了一系列心理游戏和趣味互动讲座,增进了现场参与者亲子之间的相互了解。
这些形式多样的“文博小使者”品牌下的系列子活动,不仅大大提升了青少年的文化素养,也为探索素质教育提供了更新的角度和途径,从而获得了广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普遍欢迎与喜爱。2014年,此品牌荣获“山东省首届博物馆、纪念馆十大优秀社会教育活动案例奖”。而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文博小使者”的队伍也日益壮大,如今正以每年100人的数量不断增长。
“我们希望这些孩子能成为传播博物馆文化的新生力量,带动更多的大朋友和小朋友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使得越来越多的文化场馆真正成为市民与城市文明展开对话、形成良好互动的优质平台。”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说。
新闻推荐
□记者晁明春报道本报济南讯作为外交部授权的济南市唯一一家APEC商务旅行卡审核办理部门,济南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截至目前已为125家驻济企业的473人办理了APEC商务旅行卡。这是记者...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