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振
实习生房廷廷报道
本报济南讯布满油渍的加工设备,乱堆乱放、灰尘遍地的生产车间,这是今年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处长武磊经常见到的场景。执法人员之所以能屡屡看到食品生产企业的“素颜”,得益于该局今年推出的飞行检查新方案。
今年,该局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开展随机性、突击性的飞行检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检查人员直奔生产现场。“与常规检查不同,企业对于飞行检查是完全不知情的,避免了打招呼后企业‘涂脂抹粉\’的现象。”武磊告诉记者。比如在今年春节前夕的例行检查中,所查企业无一例外都是厂房里窗明几净,工作人员严格佩戴口罩帽子,各种证件一应俱全。然而在突击检查中,企业却露出了真面目——济南缘多食品有限公司的托盘托架油黑黏腻;济南东洋水业有限公司的洗靴池没有使用迹象;济南娃赛赛乳业有限公司的化验室内桌面和仪器设备上落满灰尘,所用的化验用试剂已经过期……这些在飞行检查中露出的马脚是在此前检查中未曾发现的。
据了解,针对食品生产企业的飞行检查,济南市在此前也持续开展,但没有形成制度化,重点企业查一查,节假日前查一查,低频次的飞行检查难以对食品生产企业形成压力和震慑,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而按照新方案,全市所有获证的食品生产企业都在飞行检查的范围内,检查频次基本保持在每周一次,每月检查4-8家企业。对于全市605家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来说,飞行检查落在自家头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今年该局将飞行检查的结果计入企业诚信档案,并将其在网站上张榜公示,哪家企业合格,哪家企业违规,违规在什么地方都是“有图有真相”。企业不怕被查,不怕罚款,怕的是公开。一旦将违规事实公之于众,企业面对的可能就是客户的“用脚投票”。在今年5月6日的飞行检查中,一家中式糕点生产企业被检出生产场所杂乱、生产加工设备卫生状况污浊、各相关区域相互混杂和产品未实现批批检验等一系列问题,被责令整改并停产5天。该公司的一家大客户得知这一消息后,便不再采购该公司生产的糕点。
感受到压力的不仅是生产企业,还有基层的监管部门——区县检查人员直到飞行检查当天早上才能得知被检企业名单,接到电话后直接赶到现场与市局检查人员会合,突击检查下,基层食品监管的力度和水平得到真实呈现。“查出问题并不是飞行检查的目的,而是通过检查给食品生产企业形成压力,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督促基层监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确保全市食品生产的安全态势。”武磊说。
新闻推荐
□记者高翔报道本报济南8月12日讯今天,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到济南督导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支持保障工作,实地察看铁路、高速公路沿线环境整治情况,在济南国际机场详细询问安...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