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故事
□本报记者申红韩伟杰
近日,济南首批8家众创空间启动,位于长清区大学科技城的南湖梦是平台之一。在这里,从6月开始,一家IT培训机构吸引了200多名大学生“回炉”参加技术培训。学成推荐就业,就业平均月薪8000元以上,先就业再交培训费,让人意外的是,这家底气十足的公司还是一家创业刚满一年的年轻团队。
第一批招到38名学员
8月7日上午,在长清区齐鲁文化产业园区C区,一踏进3楼就如同走进了学校。5间教室里坐满了正在听课的年轻人,他们正学习ios系统,在苹果电脑上敲击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创办这家名为贝沃3G学院IT培训机构的是4个年轻人,平均年龄25岁。1988年出生的张传龙是团队中年龄最大的,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另外3名90后合伙人则分别承担着市场、教学等职责。“我们都没有太长时间在公司工作的经历,从大学开始,我们就总希望能自己做点事情。”
去年3月,从部队退伍在家的张传龙受同伴所邀来济南创业。“开始并没有很明确的方向,做过微信营销,也做微信打印机。我们从各种渠道凑起了不到20万元,是我们的创业启动资金。”在寻找创业方向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IT技术培训的机会,“企业非常需要掌握IT前沿技术的人才,尤其是掌握苹果ios系统的程序员。但是在学校里,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学到的都是基础的知识,毕业后不能很快地对应企业的需求,工资也普遍偏低。”
找准方向后,张传龙和团队成员在临近长清大学城的齐鲁文化产业园租下了4间教室,总面积200平方米,与北京一家培训机构合作引入专业培训讲师。“去年8月,我们开始招生,到11月,开起了第一个班,有38名学生。”说起第一批学员,张传龙仍然觉得很激动。“我们都没有做教育培训的经验,而且4个月16000多元的培训费用并不低,大家能够信任我们,第一批招来38名学生,也让我们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为了减轻学生的学费压力,贝沃与金融机构合作,形成学员先学习,就业后再分期交纳学费的模式。“我们的讲师都是从北京请来的,学员毕业后,公司会推荐他们就业,目前的工资水平是8000元以上。”
挑战来自“头脑”和“口袋”
1992年出生的徐锐是贝沃的第一批学员,当时他还是软件专业大四的学生,正在省内一家IT培训机构实习。“刚来时看了看环境感觉挺失望的,好像和学费不对称,呆了几天就想走。”徐锐说,吸引他留下来的是对前沿技术的热情和未来就业的考虑。“这里老师讲得很好,我本身也对苹果产品很感兴趣,只是大学里不讲这些。”徐锐就读于省内一高校,据他了解,他所在的专业毕业生的月薪3000元已属于中上等,“还有很多同学找不到工作,因为大学里学的都是最基本的内容,但是公司需要的是前沿技术,需要大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按照徐锐的设想,在贝沃学习4个月,掌握ios系统后,他就业的薪资能够到8000元。但4个月学成后,他选择留在贝沃做讲师。“到了大公司,我可能只是名普通的程序员。但是在这个年轻的创业团队里,每天都会遇到挑战,我可以经历更多,给自己更多的锻炼。”
如徐锐所说,贝沃确实不断遇到挑战。在张传龙看来,这种挑战更多的是来自“头脑”和“口袋”。“缺少管理公司的经验,公司运营感觉很吃力,迫切的希望得到创业方面的指导。”张传龙说,从公司制度的建立到团队成员的管理,每一步都在不断的摸索,“一天的课结束,我们就聚在会议室里讨论,有时候讨论到晚上12点仍然停不下来。从创业到现在,晚上12点前几乎没睡过觉。”
资金的压力是另一道不得不面对的坎,“有一次下午要给员工发工资,上午还一分钱没有,大家全都发动起来去筹钱。”张传龙说,我们约定不能拖欠员工的工资,目前遇到资金周转紧张时,还都是靠各自方式去筹资金,未来企业要发展更大,也不排除向银行贷款、吸引风投。
有了更多的责任
随着市场的打开和公司知名度的建立,贝沃从最初的4间教室变成了近3000平方米的整层楼,员工也有了40多人。今年6月,包括济南、潍坊两地有6个班级近300名学员同时参加培训,贝沃学院到现在已经培训了500人。在贝沃今年的计划中,目标是培训800人,营业额到1000多万元。
今年8月,他们还将在北京成立分公司,并开始着手在武汉、哈尔滨、河南与当地培训机构合作,构建全国网络。“公司发展的速度很快,我们自己也想会不会走得太快了。但是技术本身的发展速度就是这样,如果我们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就会被淘汰。”张传龙说,ios系统是当下IT领域的前沿技术,但也许一年、两年之后,就会有更新的技术将其替代,“我们要利用现在的机会尽快打下基础,才能够紧跟技术的发展,在未来实现转型。2017年在新三板上市,是我们的目标。”
8月16日是贝沃学院创业一周年,作为公司的发起之一,张传龙说创业不易,他们曾经靠76块钱3个人过了一个星期,也曾经连续19个小时跑市场研究思路。“现在想想确实不容易,但当时并不觉得,只是想不断努力让公司活下来。”现在再看公司,有了更多的责任。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韩伟杰田可新市民到餐馆吃饭,总要使用消毒餐具。但在槐荫区吴家铺街道办肖家屯村附近的一家消毒餐具清洗作坊,这里的消毒餐具却不让人放心。在播放的短片中,餐具经过简...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