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魏然
8月3日,省政协召开“实施城乡居民饮用水污染防治行动”对口协商会,邀请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卫计委、省环保厅等部门,同委员、专家、群众代表进行互动交流。
“目前,全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在编人员3126人,平均每万人常驻人口配置0.32名监督员,低于国家1-1.5名/万人口配备标准;从事生活饮用水监督(同时承担公共场所、学校卫生监督)的人员共426人,承担着全省各类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19150家的卫生监督。”省卫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于富军说,监督检测力量薄弱是目前面临的一大难题。现在卫计部门在全省有济南、青岛市和省疾控中心具备国家饮用水标准106项指标检测能力,15个市及8个区县疾控中心具备42项常规指标的检测能力。部分县级疾控机构的检测项目不足20项,约2/3县级监督机构未配备快检设备。
省环保厅副厅长葛为砚说,按照《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省人民政府批准。目前全省已经完成11个市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批复工作,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山东建筑大学讲师祁峰参与了省政协组织的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污染防治调研,并选择6个地市设置了24个监测点位监测水质,6处为地表水、3处为地下水、5家水厂出厂水,以及10处居民入户水。
“总的来看,饮用水水质比较好,所有检测指标的合格率为93.85%,但还是反映出一些问题。”祁峰说,24个监测点位中,微生物指标超标的3个点位全在农村。
最让他们觉得担忧的是,城乡居民水质安全问卷显示,居民对饮用水了解程度普遍偏低,近6成的居民不了解饮用水标准。“正因为如此,居民容易被不正确的宣传引导,对饮用水安全的认识与实际情况产生很大差距。”
因为担心自来水安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桶装水或者滤水机。省政协委员、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马春元表示,滤水机会造成大量的水浪费,既不环保又浪费钱。建议在终端进行分质供水,提升饮用水品质,其他生活用水则可以降低处理成本。
“用处理好的饮用水拖地、冲马桶,我也觉得太浪费了。”群众代表、山东中医药大学退休教授周恭勤长期关注节水保泉和饮用水安全,据他了解,济南的日供水大约在65万立方米左右,其中和饮用相关的水消耗量最多1/6,其余的都用来洗洗涮涮、冲马桶了。他建议分质供水,泉水处理好用来喝,冲马桶的水不用达到饮用水标准,甚至可以用中水。
对此,省住建厅副巡视员孙松青表示,这个话题提了好多年,但分质供水受限于管网等很多因素,一直未有好的解决办法。他们将和相关部门再研究一下,看在新建小区试点有无可能。
今年4月份,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从2016年起向社会公开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参加协商会的各部门一致建议,省里尽快建立水利、环保、住建、卫计和国土等饮用水管理相关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共享监测数据,加强水质全过程监管,并推动地方政府设立饮用水安全信息公开平台,将相关监测、检测信息统一向社会公开。
新闻推荐
□记者魏然报道本报济南8月3日讯省政协今天召开“实施城乡居民饮用水污染防治行动”对口协商会暨“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水平”重点提案督办座谈会。副省长张务锋、省政协副主席王乃静出...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