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马桂路申红报道
本报济南讯“三室一厅的房子,没有一个屋不漏雨。”9月14日,历城区东风街道化纤小区的徐海龙一个劲儿地跟记者抱怨,“多少年了,自己修修补补的,不顶用啊。”徐海龙家在13号楼3单元,对门的张秀龙夫妇也叫苦连连,“不仅漏雨,窗户都锈蚀了,早就该换了。”
自己换得花不少钱,化纤小区业委会主任王清泉所在的单元把下水道换了一遍,一户掏了1400多元,让70岁的王清泉心疼不已,“早就退休了,这么多钱可不是小数目呢。”
心疼归心疼,该修的还得修。修来修去,居民们心里都老大不乐意,“早就交过住宅维修资金了,还得再掏钱,在外找的维修队伍质量又良莠不齐,好个两三年又得修。”
位于花园路5号的化纤小区是原济南化纤厂宿舍,原济南化纤厂经过长时间改制、演变,现在形成了济南齐鲁化纤集团、济南正昊化纤新材料有限公司、济南八方锦纶集团等公司。
“我们这个宿舍区有好多楼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王清泉说,7号楼的几个单元,楼道的窗户使用了30多年没有更换,现在已经锈蚀严重,高层的几扇窗户锈蚀得关不上,张开着只剩下半截,尖锐的铁条悬在楼外,从楼下走都胆战心惊。
小区内五六十栋楼,基本每栋楼都有要修的地方,居民有意见,王清泉也有委屈:“企业破产后,无力为职工解决房屋维修问题,在维修资金盘活以前,房子有啥问题都是居民们自己想办法。”。
“我们住房维修资金管理中心只是资金管家,说白了钱还是原产权单位的,产权单位不答应,银行也不好往外放款”,济南市房管局住房维修资金管理中心主任张平说,“维修资金使用难,基本都是难在历史遗留问题多,像化纤厂小区这样的老旧小区是历史遗留问题最多的地方。”
王清泉说,从去年年初,他就开始跑维修资金使用的各种手续,济南市维修资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维修资金建账,经过协调原产权单位等种种手续后,小区31栋楼的400多万元维修资金被激活,1379户业主的修房难题也随之解决,到目前已经有200多万元投入维修房屋使用中。记者来到时,徐海龙家所在的13号楼3单元正在进行施工,屋顶的防雨和保温工程很快就要完工,闹心了五六年的屋顶漏雨问题将被解决。
据了解,住房维修资金管理中心对1100余家原售房单位按正常经营、经营困难、破产歇业等分类,制定了不同的服务措施。针对原售房单位无人管、不愿管、无法联系的情况,实施了代原单位模拟建账的方式,加快了原售房单位建账速度。张平说,“三年来,济南市已售公房完成建账单位已达785家,建账小组先后为近160余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上门服务,逾8亿元市直单位维修资金被激活,占全市已售公房维修资金总额的91%以上;完成了528家省直单位、945万平方米省直房改房的按幢建账工作,激活资金3.7亿元。省市已售公房累计激活资金近12亿元。”
但住宅维修资金被“唤醒”,并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房屋维修问题长期存在,资金要长期支出,每支一笔钱,都得产权单位同意才行。等到化纤小区的住宅维修资金用了近200万元的时候,原产权单位不给盖章了。刚被“唤醒”的房屋“养老钱”面临着二度沉睡的窘境。
“对于存在原售房单位不能正常经营、不配合工作、银行账户不能正常使用、经办人员不清楚办理程序等问题,影响资金正常使用这样的情况,资金中心与建设银行签订协议,实施数据移植,原售房单位开立的维修资金账户全部销户,账户余额移植到房改房维修资金管理系统,消除原单位怠于或无法履行资金申请职责的障碍。”张平说,通过数据移植可以实现“业主修房有人管、资金划转当天办”的目标。
“我现在正在跑银行弄账号哩,就算公司不给盖章,以后我们业主们集体表决通过了,这个资金照样可以用。”王清泉说。
“我们与市局物业处、物业协会、各区局共同努力,整合了全市6条房管热线。”张平说,“只要是老百姓来申请住宅维修资金,处处都是绿色通道”,对各项工作环节“能减则减,能砍则砍”,最大程度提高资金审核效率。对内,严格执行包含七大类86项规定在内的《维修资金内控制度》,对外,大幅缩短审核时限,提升审核效率。一般资金支用审核由原先15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电梯、消防维修等应急审核缩短为2个工作日,急难险重项目立等可取。
据介绍,2014年度济南市房管局住房维修资金管理中心审批资金支用3533笔,金额6187万元,较2011年底分别增长142.32%和142.91%,2015年资金使用量预计可达1亿元。
新闻推荐
□林爽报道本报济南讯9月11日,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拍摄的微电影《追梦女孩》,在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重点活动——第八届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暨“美丽西城”微电影展中获故事片一等奖、...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