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吕锦绣
本报记者张思凯报道
“光伏发电不仅没污染,而且不需要专人管理,收益率还很可观,真不错!”9月2日,济南市历城区彩石镇南宅科村村支书李昌义站在自家光伏发电大棚顶上,看着一排排光伏发电设备喜不自禁。
南宅科村位于济南市历城区东部,光照条件好,适合发展无污染的光伏发电项目。2013年10月,该村村民张亚洲投资新建了一组50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也是当时省内最大的个人申请光伏项目。项目并网后效益非常好,受其示范效应影响,周边村民掀起了投资热潮。目前该村已有6户村民投资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完成并网,总容量达到310千瓦,还有5户村民的光伏项目正在施工中,全部并网后总容量将超过500千瓦,预计年发电量为60万-7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7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600吨。
李昌义投资新建的100千瓦的光伏项目,采用钢筋大棚结构,大棚顶上敷设光伏组件,大棚底下建加工厂,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项目并网的当月发电量即达到2.1万千瓦时,年收益率预计超过15%。看到项目收益这么好,李昌义又在村委会议上提议,用村里的公共资金投资建设一个150千瓦的光伏项目。“光伏发电享受补贴年限长达20年,算是我们这届村委会给村民办的一件大实事!”说起即将建设的这个大项目,李昌义十分自豪。
国网历城供电公司对分布式光伏并网项目实施全过程精细化服务,该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从业务受理、图纸审查到接入系统设计,对用户开辟绿色通道。该公司安排一名业务精湛的客户经理作为直接联系人,从政策宣传、技术咨询、简化流程和电网改造等方面提供“一揽子”定制服务,切实解决居民光伏并网中遇到的问题。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光伏并网项目容量不宜超过并网变压器容量的70%。南宅科村原有100千伏安和200千伏安变压器各一台,满足居民生活用电绰绰有余,用来进行光伏并网则捉襟见肘。为彻底扫清村民光伏并网的这一障碍,2014年初,历城供电公司投资40余万元,仅用了2天时间即完成新建一台400千伏安公用变压器,安装低压柜3面,组立电杆6基,更换低压线路1400米,历城供电的“高效率”得到完美体现。
历城供电公司成立了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服务工作小组,制订《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建立起协同工作机制,重点围绕提升光伏客户优质服务和安全管理水平开展工作。一是根据国网公司和省公司相关政策文件及历城工作实际,规范客户申请、验收及送电各环节资料和工作流程,制订典型方案和典型合同模板;二是优化光伏并网方案设计,减少客户并网工程费用;三是设置“三硬一软”四道安全闸门,确保光伏并网后安全运行管理。
新闻推荐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淄博卫星会议开幕式现场。阅读提示具有“史学奥林匹克”之美誉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自举办115年以来首次走进亚洲,8月23日在济南开幕,作为大会6个卫星会...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