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林苏雪林信札女报记者 赵景雪 摄影 赵晓明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现当代女性作家温柔敦厚,却有一位女作家颠覆了大家的想象,这位作家就是苏雪林。在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珍藏有一封女作家苏雪林在近耄耋之年写的信札,“苏雪林有两个特别之处,一是高寿,她活了102岁,还有一个就是在上世界二三十年代攻击鲁迅,她有‘骂鲁第一人\’之称。”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馆长、中文图书网创始人的徐国卫说。
这位高寿女作家很另类
“孝颖先生大鉴敬启者:赐示敬悉,洪煨莲赠先生诗及其书法,亦已拜览。承嘱题跋,愧难从命。盖林自幼未曾学,书法之恶劣不堪入目,今年臻耄耋,眼昏手颤,且屏弃毛笔已逾半世纪,后改用钢笔,后钢笔亦不能成书,又改用原子。用原子笔有便处,亦有若干不便处,惟以谬居文人之列,不能与笔绝缘,勉强用之而已,又何敢涂抹于莲老遗墨之后,岂非佛头著粪而何耶。故此惟有藏拙,方命之处惟希矜怒。专此敬覆。顺颂勋祺。苏雪林拜启”
徐国卫介绍说,据可查资料显示,信中的“孝颖先生”名为郑孝颖,他曾是“台湾省粮食局台南粮贪事务所人事室主
任”。当时,著名学术大师洪煨莲赠给郑孝颖诗,郑孝颖遍徵
题咏,包括梁实秋、台静农等人都题了,各家题跋曾在2008
年上海敬华拍卖公司上拍。郑孝颖邀请苏雪林题跋,而不
知何因,苏雪林却毫不犹豫地写信婉拒了他,她自嘲书法
“恶劣不堪入目”,而且已近半世纪没有使用毛笔,年龄太
大手颤不能成书。
在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珍藏的这封信札以原子笔写就,当时苏雪林已经年近耄耋,字迹却是十分有力,笔锋凌厉,不似女性的娟秀而有男性的粗犷,“从信札上的字迹和言语中,可以看出苏雪林的个性一二。”徐国卫介绍说,苏雪林生于1897年,祖籍安徽太平县,与胡适是小同乡。苏雪林幼时富有男性特点,好动、爱玩,凡男孩所爱的一些玩意儿,抡刀、
舞棒、扳弓射箭,以至去郊外捉蟋蟀、放风筝、钓
鱼、捕鸟等她都爱玩。人们都说:苏雪林是一个
男性化的女孩,被称之为“野丫头”。
在大学教学期间,苏雪林出版了《绿天》、《棘心》等作品,撰写了大量讨论妇女解放问题的的文章,赢得了许多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注目。苏雪林的散文写得特别好,与女作家凌淑华、袁昌林被誉为武汉大学“珞珈
山三剑客”。“苏雪林有两个特别之处,一是
高寿,她活了102岁,还有一个就是反鲁
迅,她有‘骂鲁第一人\’之称。”徐国卫说。
耗尽半生批鲁迅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病逝。一个月后,苏雪林在写给蔡元培和胡适的信中,对鲁迅颇多批判指责,言辞之激烈,令人瞠目。之后,苏雪林又相继撰写了一系列言辞激烈的批判文章,可以说是耗尽了半生在攻击鲁迅。
“鲁迅的作品非常犀利,得罪了不少人,而苏雪林对鲁迅口诛笔伐的原因,说法很多,有一种说法是鲁迅曾经慢待过她。”徐国卫介绍说,苏雪林的《绿天》、《棘心》出版后,在文坛崭露头角,这时苏雪林与鲁迅有了接触。根据当时鲁迅书信和日记记载,两人大概只见过两次面。“苏雪林自己在《关于我的荣与辱》一文中写了其中一次见面:‘有一回上海北新书局老板李小峰先生为联欢起见,宴请曾在他书店出书的文人,鲁迅与林语堂先生齐出席,我亦敬陪末座。我对鲁迅固极冷淡,他对我也昂头天外,不屑理睬。\’”徐国卫说道,据说苏雪林到时客人大多到了,当时她的《绿天》刚刚出版,在文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所以大家对她都十分热情,赞美有加。但当主人把苏雪林介绍给鲁迅时,也许是对她的姗姗来迟有些看法,或者出于其他什么原因,鲁迅既没有与她握手,也没有寒暄,只是冷淡地点了点头,这让苏雪林非常尴尬。
“另一个说法,就是苏雪林与杨荫榆、胡适私交甚笃,鲁迅对杨、胡等人的攻击,让苏雪林非常反感。”徐国卫告诉记者,还有一种说法也挺有趣,在房向东先生的《鲁迅:最受污蔑的人》一书曾经提到,“鲁迅研究学者陈漱渝曾采访苏雪林,谈及为什么要对鲁迅采取激烈攻击的态度,苏雪林说:‘有人说,我之所以攻击鲁迅,是因为我对鲁迅单相思,爱而不得转为恨。这是没有根据的。\’”
“鲁迅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去世,苏先生也在1999年去世,过去的事已成烟云,但他们的人生经历永远定格在了中国文学史上,他们留存在世的信札可作鉴证回忆。”徐国卫说。
温馨提示
山东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位于济南报业大厦(腊山河西路和日照路交叉口)三楼,馆内收藏了众多民国时期著名文学艺术家的珍贵手迹、手稿和作品,感兴趣的读者可乘坐K156路公交车到济南报业站下车,到馆内免费参观。开馆时间:周一到周六,每天9:30-16:30
新闻推荐
明媚春光里,正是踏青植树的好时节。今年3.12植树节,都市女报发起公益植树活动,邀请大家一起去济南植物园、济南红叶谷景区、印象南山景区(锦云川水库),来一场踏青之旅,植一棵象征幸福的...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