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鑫鑫
山东财经大学毕业的杨倩,上个月刚从济南一外企辞职,选择回老家周村工作;而在北京一家企业做产品经理两年多的刘晓军,也选择回周村做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又是一年求职季,记者调查发现,与往年相比,不少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转变,一线城市不再是毕业生的首选。
大城市生活压力太大
在北京工作,月薪一万二,回老家工作,月薪两千二,回还是不回,就在今年春节前,刘晓军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后者。在前几日我区举办的春风行动招聘会上,记者认识了刚刚从北京辞去工作回周村老家的刘晓军。当记者问及为何选择回老家时,刘晓军跟记者分享起毕业后,独自一人北漂奋斗的经历。
2014年从北京毕业后,刘晓军便决定留在北京发展。“自己学的市场营销专业,当时觉得北京工作机会多,毕业后也顺利的找到了一家不错的企业,实习工资6000,五险一金,转正后多劳多得。”刘晓军说道,凭借自己的勤奋,一年多后工资过万,但是每天忙得连轴转,让他觉得生活节奏太快喘不过气来。“北京房价贵,像我这样的打工一族只能跟别人合租房住,一个月下来,抛开房租、生活费,一万多的工资虽然能剩个五、六千块钱,但每天的生活就是早起、赶地铁、上班、赶地铁、下班,公司和家两点一线。”刘晓军说,在四环租的那间20来平的屋子真的只是睡觉用,早上天不亮出门、晚上天黑进门,生活孤单乏味。
在外打拼后回家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有些在一线城市上学的毕业生毕业后会选择暂时留在外地,工作几年后再回老家发展。山东财经大学毕业的杨倩表示,毕业生需要的是工作经验,就该趁着年轻多历练历练。“毕业后父母也希望我回老家找工作,但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缓冲期,两年后再回老家,这不,年前跟家里人商量好了回来,趁着春季招聘黄金期,赶紧看看有没有好工作。”杨倩说道。
像杨倩有一样想法的还有应届毕业生小刘,虽然还未毕业,但她已打定主意回周村工作。“我希望工作相对稳定,也更有保障,和在大城市里打工相比,还是回来发展更合适。”目前,小刘正在准备事业单位的统一考试。除了向往稳定的工作环境,老家这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吸引大学生返乡的重要因素。“城市建设越来越好,一些优秀企业给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就业平台。”某企业工作的韩先生说。除此之外,今年6月即将从杭州毕业的鲁超这段时间也在考虑返乡问题。
结合实际选择就业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更加务实,那么,大学生毕业之后到底是该留在大城市还是该回老家呢?“选择在哪里工作是个人自由,最关键的是要正确认识自己,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就业地点。”毕业后考上乡镇公务员的邱斌说道,选择大城市或是回老家都各有利弊。
首都经贸大学毕业的王琪表示,一线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但是生存压力也比较大,这让很多年轻人缺少归属感。即使这样,仍然有很多大学生考虑到家乡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缺少更大的发挥空间,所以会选择到一线城市就业。所以,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点时,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正确认识自己,明白到底适合在哪里就业,而不是随大流到城市或者农村寻找就业机会。另外,大学毕业生也要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存有大学毕业“羞于回家”的心理,只要是能力足够强,在哪里都是可以有一番作为的。
新闻推荐
...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