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的戴宝华给民俗馆捐赠了好几件老物件。记者李明摄□记者李明
生活日报6月29日讯黑白电视机、电唱机、落地收音机、铸铁的煤炉子、老门牌……百花洲一期自本月1日试开放以来,老济南味儿十足的泉水人家民俗馆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不少市民参观后还特意赶回来将家里的宝贝捐赠给民俗馆,开馆尚未满月,市民捐赠的老物件已有百余件。
82岁老人捐老物件
“我年轻时候特别喜欢音乐,就买了很多设备,光收音机和电唱机就好几台,现在不用了,放在家里孩子们也不知道咋利用,捐给咱们这个民俗馆还能产生更大的价值,让更多游客能看看、摸摸,了解济南人过去的生活和历史。”29日上午,记者在泉水人家民俗馆采访时,82岁的戴宝华老人指着旁边的落地大收音机得意地介绍说。
自从百花洲一期开放以来,戴宝华来过好几次,对这里的老济南味儿非常认可。“我还是生活日报的忠实读者,此前从报纸上看到过征集老物件的消息,一直想送来,这次终于找到机会了。”
正因为游客们在泉水人家民俗馆中找到了济南的味道,体验到了过去的老济南味儿,有不少老济南人对此感触很深,纷纷拿出家中的老物件捐献给了泉水人家民俗馆。
记者在民俗馆看到,这些新布设的市民们的捐赠品包括:泰山牌黑白电视机、206电唱机、落地收音机、铸铁的煤炉子、老门牌、自行车、柳条箱等,五花八门。
和戴宝华一样,家住窑头路的市民孙庆荣也被这里的老济南味儿感染。“济南这么多地方,这里济南味儿最足,不过我感觉这里的东西还不够丰富,于是把家里的这台外国收音机捐了出来。”孙庆荣说,这台收音机是援藏的医生带回济南的,也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品牌,在济南就待了40多年了,能收到全球很多频道,只是现在变压器烧了,不能用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像戴宝华和孙庆荣这样的热心市民还有很多。管延伟告诉记者,将近一个月以来,民俗馆收到了来自十余个热心市民的百余件老物件,包括十多个类别。
市民留言写满七大本
29日,记者从明府城管理中心获悉,百花洲一期项目自6月1日向市民开放以来,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好评,其中先期开放的泉水人家民俗馆人气最旺,从早到晚,都有陆陆续续慕名前来的市民和游客参观。
在泉水人家民俗馆入口处放置的意见簿和院内的留言墙上,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游客们的心声。记者翻看了留言本,发现留言的不仅有老济南人,也有在济南上学、工作、生活的新济南人,更有不少外地和国外的游客。
据泉水人家民俗馆负责人管延伟介绍,近一个月的时间,留言已经写满了7个笔记本,这其中既有对老济南深深的怀念,也有对景区旅游的建议和期待。同时,院内角落的留言墙上也贴满了游客们的祝福。
最让人惊喜的是,还有市民从老照片、老物件中找到了自己小时候的朋友。游客赵女士惊奇地发现,民俗馆内展示的一张上世纪70年代《济南市中学毕业生登记表》的填写者正是她的中学同学,当年就坐在她的后面。如此巧合,令赵女士感慨不已,“以后要拉着老同学来看看。”不仅如此,很多游客还在民俗馆内的藏品中发现了过去邻居用过的证件、自己曾经居住过的门牌号等。
民俗馆常年接受市民捐赠
正在筹建中的泉水人家民俗馆虽然得到了广大游客的认可,但并未尽善尽美。正如市民孙庆荣所说,“很多体现老济南变迁的展品还没有,馆藏内容应该更丰富。”
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名城济南的传统文化,让市民真切地了解济南明府城的特色风貌,明府城管理中心联合山东洋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生活日报所进行的“再现明府城”——济南老照片、老物件、文献资料征集活动将继续进行。
“欢迎广大市民积极提供特色老物件,我们不仅会向捐赠者颁发捐赠证书,还将在展品说明中注明捐赠人,让游客知道展品出自谁家。”泉水人家民俗馆负责人管延伟说。
新闻推荐
□记者张淑芬生活日报6月29日讯作为一名坚持领队夜跑的夜跑达人,赵晨龙对济南市的夜跑现状可谓十分了解。他介绍,目前济南森林公园、大明湖、千佛山,济南各大高校校园等已成为夜跑一族最...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