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董昊骞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作为省内专业的治疗癌症的专科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任重而道远。2015年,该院将全年定位为“科技创新年”,2016年新年伊始,该院又召开了科技创新的阶段总结和部署大会,如今全院上下科技创新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科技创新奖”的设立为全院创新添了一把好柴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单位、肿瘤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山东省一类科研院所、“泰山学者”岗位、山东省十大临床医学中心之一的山东省肿瘤医院,先后被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山东省等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山东省卫生系统文明单位”等称号。在2015年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上,连续四年位列全国肿瘤专科医院第6位。
在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院士看来,医院今天的发展成果,是历史厚重的积累,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也是不断创新的结果,因为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必然发展趋势和一种新常态,医学的创新同样非常重要。“我们医院近些年来,虽然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与北、上、广几家大医院相比,在学科建设、诊疗项目、医技水平和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于金明院长曾在该院的科技创新推进会上从为什么创新、如何创新及创新应把握的问题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要想早日实现“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临床科研型医院”的宏伟目标,必须依靠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在原有《科研管理及奖励实施办法补充规定》和“院士科技创新基金”、“青年科研启动基金”的基础上,2015年全院科技创新推进会上,于金明院长主动捐出自己近年来的科研奖励220万元,设立“山东省肿瘤医院科技创新奖”,奖励新技术、新项目。同时,出台和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把创新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体系,鼓励临床医技科室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把2015年定为医院的‘科技创新年\’,将科技创新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重点工作,采取各种举措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于金明院长表示。
着力打造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
于金明院长介绍,将科技创新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推进,首先是全院干部职工统一思想。为此,医院专门成立了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加强引导,保障实施;先后召开动员会和推进会,开展创新项目申报活动,全院职工踊跃参与,仅几天的时间就申报170多项,并予以立项47项。各项创新项目进展有序,成效显著。医院的举措受到省医科院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韩金祥书记参加了全院科技创新启动会和推进会并作重要讲话,并安排在医科院处级以上干部读书会上做交流发言。郭树清省长对于医院提出来的建设济南西部医学中心的建议作出了重要批示:济南建设医学中心很有必要,而且也具备不少有利条件。省市应当共同谋划,拿出可行方案,采取配套措施,扎实推进实施。这是对医院已经开展的创新工作的充分认可,也是对医院未来创新思路的高度肯定。
据统计,2015年,全院国家基金项目首次突破两位数;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同比大幅度提升,5分以上的高影响因子论文数同比增长225%,影响因子增长260.4%;精准肿瘤学成功入选山大唯一的医学学科高峰计划,遴选标准就是科研实力和影响力。正式加挂了“山东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牌子,搭建起提升学术水平的平台,实现了由临床型医院向学术型医院的转化。
同时,医院坚持实现临床医疗与科技创新两条腿走路,也实实在在开展了一批诊疗新技术。譬如,开展了新型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内镜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CT引导下肿瘤消融术等多项新技术,外科、妇科开展了多项微创新技术,为患者提供了更高水平的诊疗服务。
此外,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提升。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医院制定了《高层次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目前已经吸引多名国内外优秀业务骨干准备来院工作;经过连年提前主动出击,到协和、北大、复旦、中山等知名高校招聘,来院工作的优秀毕业生逐年增多;制定《学科建设与人才工程实施办法》及《“十百千”人才建设工程方案》,与国内外知名医学机构建立长期人才培养关系,2015年有100余人次出国参观、进修学习;积极开展学术活动,鼓励业务骨干参加高层次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进一步提升医院临床科研水平和影响力。
沐浴科技创新春风科室迸发活力
在山东省肿瘤医院采访期间,记者能够真切感受到全院上下洋溢着年轻的活力和创新的激情。
在所有科室中,成立于2013年的内镜科是医院最年轻的科室之一,成立之初,科室仅有纤维支气管镜1条。“医院非常支持我们,每年光设备更新的投入就要支持我们科室300万元。”山东省肿瘤医院外科微创病区主任、内镜中心主任李增军很激动,该科室经过短短三年迅速发展,已成为山东省同类单位中设施最先进,开展内镜诊疗种类最全的科室之一,他认为这主要归功于医院对科技创新的支持。
的确如李增军主任所说,别看内镜科成立得晚,如今它拥有世界先进的多台(套)奥林巴斯290内镜主机、超细电子胃镜、放大电子内镜、超声胃肠镜及超声支气管镜,其中内镜主机10台,电子内镜30余条、超声内镜4条,电凝电切设备和氩等离子凝固电切设备(氩气刀)6台。拥有先进的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设备及碳13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以及最新型C型臂X光机,十二指肠镜等开展ERCP项目,强大的设备使科室工作如虎添翼,业务水平大幅飞跃,跃居省内先进水平。
如果说内镜科是成立晚但进步最快的科室之一,那么省肿瘤医院的妇科却是名副其实的老牌名科: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重点学科和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是山东大学医学院、济南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
该院妇科主任刘乃富告诉记者,他们科室的腹腔镜微创手术起步于2014年底,但目前该科微创手术率达90%。腹腔镜诊治技术在省内居于领先水平,可熟练完成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子宫肌瘤剥除、子宫悬吊、卵巢悬吊等手术,积极开展了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广泛子宫切除、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盆腔淋巴清扫术、腹主动脉旁淋巴清扫术等四级腹腔镜手术操作。微创手术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备受业内同仁及患者好评。
尤其是无气腹腹腔镜更是该院独有的一项技术,它对病人的心肺功能基本无影响,是心肺功能较差又不想开刀治疗的患者首选。刘乃富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都要归功于医院数十年的积淀和步步创新。
未来将继续打造平台为创新铺路
采访中,于金明表示,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创新人才队伍,这是未来的一项重点工作。他展望了医院科技创新的工作思路,同时也是对医院职工的殷切要求。
首先,医院会继续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于刚刚评选出来的23项创新项目,医院会根据学术委员会的评估,分别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对于组织周密、开展效果好、能产生较好社会和经济效益的项目,年底会继续给予奖励。“我们的创新要结合实际,不一定非得高大上、高精尖、大投入,只要能够切实解决问题,取得实效,即使是未获得立项的自选项目年底也可以参加评比获得奖励。”
二是继续推进“十百千人才工程”,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海纳百川、求贤若渴,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让更多有才能的人走到台前来展示自己。目前,医院发展形势非常不错,新区100亩地的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放射肿瘤学院士平台建设项目获得省政府立项;经过几轮磋商,青岛分院建设也在按照预期顺利进行;建设济南西部医学中心也进入实质阶段,济南市有关部门已经来该院调研。这都是医院发展的有利契机,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广阔平台,给了大家充分展示的机会。
三是积极营造和谐的环境,资深的主任们特别是中层干部要不辱使命,肩负起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责任,甘为人梯,言传身教,慧眼识才,不断发现、培养、举荐人才,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铺桥搭路。年轻人正处于创新创造的活跃期,要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发挥年轻有闯劲的优势,顺势而上、不负厚望。
后记——
正是由于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创新磨砺,如今的山东省肿瘤医院不断发展壮大,现设有放射治疗科、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妇瘤科四大学科19个专业40个病区,20多个医技科室和基础研究室,形成了以手术、放疗、化疗、中医药、生物治疗、微波加温治疗、介入、微创等多种技术相互配合的综合治疗优势。尤其是肿瘤的放射治疗,为国内设备配套完善、技术先进、治疗项目齐全的重点学科,是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岗位,入选首批“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于金明院士率领的放射肿瘤学团队被评为山东省首批“十大优秀创新团队”,记集体一等功。
新闻推荐
□薛良诚大医生是谁?他(她)的标准是什么?在我们的定义里,大医生是医者这一群体的杰出代表。不仅有精湛高超的医术,同时更要有救死扶伤、慈悲胸怀的医者仁心。自去年6月“大医生”创刊...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