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以《29岁中医逆袭挂号得提前一周》为题,介绍了济南市中心医院年轻中医陈健的事儿,一时间引起热烈讨论,各大网站纷纷转载,“陈健现象”也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
对此,谦逊的陈健再三表示:自己这点东西都是恩师山东省中医药大学教授、山东省中医院院长、高血压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主任兼首席专家杨传华教授教给自己的,该采访的人是他,他才是真正的名医!
点评弟子陈健——
是棵中医好苗子
中医传承是个大课题。在杨传华看来,这不仅关系到治病救人,更是祖国几千年中医文化赋予一代代中医人的历史责任。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过,中医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讲究“望、闻、问、切”,中医文化的传承不是仅靠实验室数据,更不是单纯从书本上学来的,很多知识需要让学生们在理论、实践中一点点学习积累。
很多人好奇:“最牛年轻中医师”陈健的老师是杨传华,那么,杨传华的老师又是何等人物?”杨传华告诉记者,他师从我国著名中医心血管专家周次清教授。
杨传华回忆说,周老先生门生众多,自己只是其中的一员。论资质天赋,他不算最聪明的,却是最刻苦的学生之一。
多少年后,自己也开始收徒带学生,成为硕士生、博士生导师,杨传华又扮演起了当年周老先生的角色,带领一干弟子继往开来、薪火相传。谈到如今名声在外的得意门生陈健,杨传华评价说,这些年自己带过的学生上百,陈健属于其中的佼佼者,好学、扎实、谦逊,是棵学中医的好苗子。
中医童子功——
背“方歌”是必修课
杨传华1962年出生于德州平原县,一度对中国古典文化情有独钟,甚至还有文学青年的梦想。不过,在县药材公司工作的父亲却让他报考中医。父亲的理由很简单:说大了,学中医可以治病救人、造福人类,最起码也是一门糊口的手艺。
1980年,杨传华最终遵从了父亲的意见,凭借优异成绩考上了山东中医药大学。
回忆学生时代,杨传华笑言,除了奋发攻读中医理论书籍外,记忆最深的是背“方歌”。经方是中医专业学生的“童子功”,从枯燥的经方改编成的“方歌”,成为他们每天的必修课,白天背了晚上背,吃饭时背,走路时也背,甚至晚上十点熄灯后,还要借着厕所灯光或打着手电筒继续背。
即使若干年过后,在外人眼里,杨传华已登上了中医研究的高峰,成为中医界的领军人物,被各种光环所围绕,但杨传华始终不敢“忘本”,继续学习充电,用他的话说,老祖宗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奥妙无穷,自己只是继承了一点点皮毛而已,只有不断继承和发扬,中医文化才能走得更远。
医术高明——
治高血压他有绝活
提起杨传华的大名,许多从各地慕名而来的高血压患者都竖大拇指:杨院长治高血压有一套!
60多岁的老大爷高压170、低压70,老人曾用过多种治疗办法,经常是高压降下来的同时,低压也大幅度下降。由于低压降得太多,也增加了心脑血管负担,老人为此很苦恼。
“这个年龄段患者的病情非常复杂,也是高血压中最难治疗的一种,过去一直是努力攻克的世界性难题。”杨传华介绍,结合临床经验,他给老大爷精心调配了药方,再合并其他辅助治疗,老人在服药两个疗程后就收到了显著效果——高压降下来了,低压仍维持在正常水平。
山东省中医院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就着力高血压病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是国内系统开展高血压临床研究最早的中医院之一。特别是以杨传华领军的高血压心脑血管研究团队,终于总结出一套具有中医特色的高血压诊疗体系,并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也奠定了山东省在全国中医治疗高血压领域的领头羊地位。
2008年,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高血压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落户山东省中医院。如今,一提到高血压治疗,山东省中医院的名号在全国都叫得很响。
采写/王丽
见报时间:2015年9月9日
新闻推荐
夏日来临别错过“冬病夏治” ——济南市中医医院“冬病夏治”7月17日开始穴位贴敷
【特别提醒】今年集中贴敷时间7月17日、7月27日、8月6日、8月16日编者按:气温升高,三伏将至。按照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所言,此时人体阳气日渐充沛,“三伏天”时将达到鼎盛,...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