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张阿凤
消逝的遥墙万亩荷塘,未来是否还有机会再现?对此,遥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姜荣鹏回答:“虽然我们在努力推荐硬化藕池等新技术,但我们不能强行去改变农民的种植结构和种植习惯。”
万亩荷塘消逝后,遥墙街道办开始尝试推广硬化藕池技术,不仅为了防御腐败病,还为了保水。“硬化藕池是在老百姓自发和街道办鼓励的背景下推进的,目前主要集中在河套和杨史两个地区,面积很小,属于实验性质,像杨史道口村,就种了60亩左右。”姜荣鹏说,“目前效果还不错,确实有效防治了腐败病,也减少了用水量。”
但推广硬化藕池的路走起来并不容易。“这几年中,老百姓的思想也在变化。他们已经习惯了机械化种植玉米小麦的省心省事儿,再去改变他们的种植习惯,让他们种回莲藕很不容易。”姜荣鹏介绍。
要想重新恢复遥墙万亩荷塘的盛景,姜荣鹏的看法是,只有寄希望未来遥墙清荷湿地的打造。2011年11月,借着荷花文化节的势头,遥墙清荷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但随着近两年万亩荷塘的消逝,清荷湿地的构想也逐渐被淡忘。“清荷湿地是一个更大的命题,它不仅涉及莲藕种植,还涉及更多的水生动植物,是重要生态系统。它的建设需要巨大的投入,几年前的粗略规划中,资金的投入就是以数亿计的。”姜荣鹏说。
济南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曾介绍,由于湿地公园建设投入的资金很大,“最好的办法是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引进有能力的开发商,政府和企业共同搭建。”
但姜荣鹏也表示,湿地建设涉及农民土地的租赁或征用,工程浩大,不可操之过急。同时遥墙有一部分土地属于滞洪区,更需谨慎规划。“无论未来如何发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争得农民的满意肯定是第一位的。”
新闻推荐
齐鲁楼市热线:0531-85196595齐鲁晚报济南购房QQ群:467301591齐鲁晚报房产维权QQ群:462943236
关注齐鲁晚报齐鲁楼市微信公众平台